首頁學習時政看點工事全總工會評論權益視頻財經企業(yè)就業(yè)民生國際軍事理論汽車健康人物書畫攝影旅行文化公益教育娛樂體育

中工網評

今日推薦

“命運與共”的時代價值愈發(fā)凸顯

——攜手抗疫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詮釋⑦

鈞聲
2020-07-06 08:14:22  來源:解放軍報

  大道至簡,行久致遠。一場席卷全球的公共衛(wèi)生危機,更加凸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

  “人類是命運共同體,團結合作是戰(zhàn)勝疫情最有力的武器!毙鹿诜窝滓咔榘l(fā)生以來,習主席時刻關注國內外疫情形勢,高度重視抗疫國際合作。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第73屆世界衛(wèi)生大會視頻會議等國際場合,習主席向世界傳遞戰(zhàn)勝疫情的信心,支持各國的抗疫努力,呼吁各方命運與共,守望相助,共克時艱。在與外國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通話或見面時,習主席向世界闡明積極參與全球抗疫的中國立場,發(fā)出凝聚全球抗疫強大合力的中國倡議。

  抗擊疫情的中國行動,體現了命運與共的情懷。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意識、攜手應對疫情挑戰(zhàn),成為中國與世界各國在守望相助中不斷深化的共識——

  中國積極履行國際義務,密切同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相關國家的友好合作,主動同國際社會分享疫情和病毒信息、抗疫經驗做法,向10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質和技術援助,為國際社會樹立了團結協(xié)作應對全球挑戰(zhàn)的典范。疫情對世界經濟造成巨大沖擊,中國攜手世界持續(xù)推進全球化,堅決維護以世界貿易組織為基石的多邊貿易體制,為全球經濟復蘇帶來更多利好。在中國強有力的行動感召下,國際社會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加強團結合作和多邊主義對全球抗擊疫情至關重要。

  大疫當前,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飽含東方智慧的中國方案,為國際社會闖過“至暗時刻”、最終戰(zhàn)勝病毒注入了信心和動力——

  中國人民有胸懷天下、推己及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在全球抗疫斗爭中,中國科學家無私分享經驗,中國企業(yè)積極開展援助行動,中國民間團體以各種方式馳援各國……中國人民深知人類命運休戚與共,唯有攜手抗疫,才能最大限度維護人類健康福祉。法國一位學者表示,中國堅持和平發(fā)展和合作共贏,源于自身的傳統(tǒng)和人文主義精神;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為維護人類和平與福祉所提出的重要倡議,是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哲學思想之一。

  松柏之質,經霜彌茂!懊\與共”的時代價值,在人類面對共同風險挑戰(zhàn)時愈發(fā)凸顯。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威脅人類實現和平與發(fā)展的因素相互交織。新冠肺炎等重大傳染病,以及氣候變化、恐怖主義、網絡安全、環(huán)境污染等非傳統(tǒng)安全問題,無不需要各國攜起手來共同應對。人類生活在同一個地球村,各國相互聯(lián)系、相互依存,平時如此,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fā)的非常時期更是如此。疫情在全球蔓延,讓人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現實針對性;解決當前乃至今后的全球性問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到來。人類終將戰(zhàn)勝這次疫情,但重大公共衛(wèi)生突發(fā)事件對人類來說不會是最后一次。任何國家都不應把一己之利凌駕于人類利益之上。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正是基于這種常識和共識,從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fā),超越國家強弱、發(fā)展水平和社會制度等局限,主張共同營造人人免于匱乏、獲得發(fā)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努力構建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和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不斷壯大全球和平與發(fā)展力量,造福世界人民。

  人類命運共同體從倡議到實踐、從理論到現實、從“中國的”到“世界的”,表現出了強大的生命力。正因為它具有深刻的時代價值和現實意義,所以更能夠經得起實踐和時間的檢驗。

  “沒有哪一次巨大的歷史災難不是以歷史的進步為補償的!倍鞲袼沟倪@句名言啟示人們,人類需要從這場疫情所帶來的災難以及全球抗疫的共同行動中有所反思。今天,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zhàn),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守望相助、攜手同行,才能凝聚起戰(zhàn)勝疫情的強大合力,共同迎接更加美好的未來。

編輯:張葦檸

漫畫評論

中工時評

e網評

現場·我在我思

來論·工事工評

新聞日歷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84151598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