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僅成功從死刑逆轉為無罪的被告人不服,圍觀者也有不解。如果曾愛云涉嫌故意殺人罪證據(jù)不足,那之前法院在此案上的三度判死,又是如何認定“證據(jù)充分”的?
在經(jīng)歷長達11年的審理,3次判死刑、3次重審之后,湖南湘潭大學研究生曾愛云涉嫌故意殺人案終于盼來結果:昨天上午,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作出判決:曾愛云因犯罪證據(jù)不足,依照疑罪從無的原則,被判無罪;另一被告人陳華章犯故意殺人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并賠償死者家屬17萬多元。值得關注的是,在該案宣判后,湘潭市中院新聞發(fā)言人胡署先就輿論關注的三大焦點疑問作出公開釋疑。
近兩年來,依疑罪從無原則改判被告人無罪的個案明顯增多。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十八大后全國各地糾正了重大冤假錯案20余起,這其中大部分是司法機關本著疑罪從無的理念予以糾正的,只有少數(shù)幾起是因為“真兇歸來”而獲得改判。
刑事訴訟中的“疑罪從無”原則,并不是今天才有的,但包括“疑罪從無”“無罪推定”等理念,在過去常見立法與司法的脫節(jié)。作為一個階段性的司法現(xiàn)象,“疑罪從輕”“疑罪從掛”等潛規(guī)則,留下不少血與淚的教訓。曾愛云案在12年后才有了一份“疑罪從無”的判決,雖難稱是劃時代的偉大裁判,但仍然彌足珍貴。
從過去的“疑罪不敢從無”,到現(xiàn)在疑罪從無漸成法治常態(tài),當?shù)蒙嫌谩熬薮筮M步”來描述。但是,對于已獲自由的曾愛云來說,“疑罪從無”仍然礙眼且不光彩,他堅持認為自己是無罪的,并表示將繼續(xù)選擇“上訴”。
不僅成功從死刑逆轉為無罪的被告人不服,圍觀者也有不解。為何一案兩兇,一人就坐實了故意殺人罪,一個卻成了“證據(jù)不足”?如我們所知,死刑判決對“證據(jù)確實充分”有著最為嚴苛的要求。如果曾愛云涉嫌故意殺人罪證據(jù)不足,那之前法院在此案上的三度判死,又是如何認定“證據(jù)充分”的?
湘潭市中級法院對此顯然有充分準備,判后的公開釋疑中主要就是圍繞判決無罪的事實和法律依據(jù)展開的。這樣的以案釋法,有利于民眾從鮮活的個案中感受到法律文本的真實落地。
法院以案釋法,是自媒體時代司法能動的需要。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記者”,同時也“人人都是法官”。我們無法阻止時代的脈動,更無法消除人們對個案的關注。要讓民眾共享“看得見的正義”并逐步建立司法公信和司法權威,釋法也就成了必要的司法活動。
但是,對于曾愛云案來說,法院以案釋法也有可追問之處。一是在強調法官辦案終身責任制的當下,由當值法官來釋法,較之新聞發(fā)言人代表法院來釋法,更合乎司法規(guī)律。不管法院的新聞發(fā)言人多么優(yōu)秀,他畢竟不是親歷庭審的當值法官。要說對案件事實、證據(jù)的了解以及裁判所依據(jù)的經(jīng)驗與邏輯,還是當值法官更為熟悉,也更能“釋”得準確與全面;二是法官以案釋法的主要載體要放在裁判文書上,案外釋法只能作為裁判文書的補充,且這種案外釋法當以“必要性”為啟動原則。希望湘潭中院能早日公布曾案的裁判文書,以回應那些仍在大呼“看不懂”的圍觀者。相關報道見A17版
本報特約評論員王灝軍
村民被錯判殺人入獄11年 家屬稱害怕不敢... 2010-05-11 |
王 威:“降格起訴”又一次褻瀆法律 2010-11-03 |
劉昌松:“17年前死緩案”,“疑罪從輕”... 2013-01-23 |
王 琳:防范冤假錯案,關鍵是要“合法裁判” 2013-05-07 |
馬滌明:判錯了案的法院何功之有? 2013-05-07 |
李克杰:李懷亮案,誰在誤讀“疑罪從無” 2013-05-10 |
法制日報:“疑罪從無”首先是文化現(xiàn)象 2013-09-23 |
李 杏:疑罪從無是進步也是挑戰(zhàn) 2013-09-23 |
楊 濤:“存疑時有利于被告”有望落地生根 2014-03-26 |
沈 彬:糾錯與改革推進中國法治進步 2014-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