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眼下又到畢業(yè)季,關于畢業(yè)的新聞逐漸多起來:在校園,畢業(yè)生擺造型拍照,寫標語表白,搞創(chuàng)意自嘲,等等。這些新聞,往往讓人眼前一亮或是呵呵一笑。也有的新聞讀來卻讓人不那么輕松:針對普遍性的“畢業(yè)必撕書”,廣州一高三女生呼吁畢業(yè)不撕書,將書收集循環(huán)利用,低價出售給師弟師妹或捐獻給山區(qū)貧困學子;也有的高校提前“打預防針”,提醒畢業(yè)生不要損壞公私財物……
告別本是尋常事,但畢業(yè)當屬例外。畢業(yè)離校的大學生、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按照專家的說法,這一時期是發(fā)展期、變化期,也是反抗期、負重期,他們有著跟成年人迥異的身心特征。對很多青少年來說,畢業(yè)離別有如心理斷奶,其難度和考驗都不可小視。高中生有高考的巨大壓力要釋放,大學生和研究生有對未來的不確定感要排遣,當然,這其中還摻雜了難以釋懷的友情、愛情等等情感因素。對此,有的人認定“一走了之”,選擇了隱忍;而更多的則選擇了宣泄,通過某種或輕松或愉悅的方式釋放內心的積壓。
面對幾乎已成例行性的“畢業(yè)撒野”,教育部門和單位未雨綢繆發(fā)出提醒當然必要,但還不應止步于此。學生的一些不文明離校行為,根源是要為內在的情感找到出口,對此剛性的約束和警戒未必能夠完全奏效。幫助他們減壓、引導他們轉化,其實是更為柔性而有力的對策。就拿高三畢業(yè)班來說,把“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要成功,先發(fā)瘋”、“提高一分,干掉千人”之類的野蠻標語撤下來,把精確到每天甚至每小時的高考倒計時牌摘下來,多給學生一些關心,就能在一定程度上紓解他們的心理重負,為“考后瘋”提前降溫。
這些還不夠。面對正在或即將走出校門的莘莘學子,教育者更應通過正面引導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學會文明有序、理性溫和地與母校告別,本身就是成長的重要一步。近幾年,從大學到中學乃至小學,都越來越重視舉辦畢業(yè)典禮,其中的校長、家長演講就是一個頗佳的途徑。畢業(yè)演講未必需要鋪排華麗的辭藻、演繹懸在半空的思想,它其實更需要平常心、接地氣,在現(xiàn)身說法中闡明常識、常情、常理,引導學生在人生、社會的大背景下反觀學生時代,認識畢業(yè)之于一生的意義,從而選擇以適當?shù)姆绞降绖e。
教育是一項讓人心智走向成熟、人性得以綻放的事業(yè),它以知識傳遞、人格涵育為職守。桃李芬芳、弦歌不輟,永遠是理想校園的一景。無論是守護桃李還是共譜弦歌,都特別需要春風化雨、潤物無聲,也都需要彬彬有禮、理性有序。故此,畢業(yè)也是一場考試,考察的是校園的文明、教育的成色和學生的教養(yǎng)。每到畢業(yè)輒撕書、砸窗、破壞公私財物,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一種失敗,而這樣的失敗并非不可預知與避免。在這個意義上,如何應對畢業(yè)季,對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要過好的一關。
科教時評:農活課是孩子的精神“除草機” 2009-03-26 |
羅 祥:教育生態(tài)惡化 信任越走越遠 2010-09-09 |
新華網(wǎng):參加高考為什么要靠神仙保佑 2009-06-04 |
新華網(wǎng):參加高考為什么要靠神仙保佑 2009-06-04 |
洪 丹: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才是教育的意義 2012-04-12 |
張兮兮:由“投票勸退”想到《街頭日記》 2012-07-06 |
但 純:對“騙空餉”,法律必須亮劍 2013-05-30 |
房清江:拒絕燒傷學生才是真正的丑陋 2013-09-24 |
南京日報:給孩子出“神題”并不高明 2014-05-08 |
侯 營:每一朵花都不會愧對暖陽 2015-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