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設施應標示責任者
劉勛
//agustinmoreno.com2015-01-12來源: 法制日報分享到: | 更多 |
公用電話機、移動衛(wèi)生間、飲料瓶回收機、999社區(qū)服務站、自助快遞柜……這些公共設施本是為了方便市民生活而設置,但近日,記者走訪北京市多地發(fā)現(xiàn),公用電話機插卡不靈;移動衛(wèi)生間被鎖住或被私人占用;飲料瓶回收機返利不靈敏;999社區(qū)服務站長期閑置;自助快遞柜被雜物遮擋等情況多見。不少便民設施已漸漸淪為“僵尸”,無法發(fā)揮其本應有的功能(1月11日《新京報》)。
大量的便民設施淪為擺設,不僅讓政府的惠民措施變成一種形式主義,還浪費了大量公共財富,如果便民設施不能真正便民,那么還不如不設立。
便民設施缺乏維護保養(yǎng)淪為擺設、群眾監(jiān)督公共服務找不到方向,應該說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現(xiàn)象,若要改變便民設施建立之后就任其自生自滅的狀況,就務必要在便民設施顯著位置標示責任信息,將負責維修保養(yǎng)的責任單位、責任人的名稱及聯(lián)系方式制成銘牌,固定在便民設施之上。當群眾發(fā)現(xiàn)便民設施出現(xiàn)損壞之后,能夠直接拿起電話告知責任者,當責任明確之后,也便于社會監(jiān)督便民設施的責任者切實負起責任。
不僅是便民設施應該標示責任者信息,所有由政府及其他社會公共部門負責的文物保護、基礎設施維護、地質(zhì)災害防治等事宜,都應該將責任者的信息進行明確標示。無論是從心理學角度還是從制度落實的效率而言,責任到人就能避免所有推諉扯皮、陽奉陰違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不至于讓群眾與監(jiān)督公共服務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公里的距離。
編輯:曹茂竹
陳家興:公共設施尊重民意方為民所用 2011-06-13 |
畢曉哲:便民服務點要打“持久戰(zhàn)” 2011-07-06 |
郭 欽:重大活動過敏癥讓市民打寒戰(zhàn) 2011-07-20 |
洪信良:便民設施,拆之前先問問民意 2011-07-20 |
魏文彪:城市便民設施不應隨意取締 2011-07-20 |
李 平:依賴“繩器”不如完善交通設施 2014-01-28 |
中工時評:讓“便民”真正服務于民 2014-02-20 |
圈點新聞 2014-04-04 |
張 漲:iPad借閱遇冷,圖書館不必太超前 2014-04-29 |
劉孫恒:公共服務應從細處入手 2014-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