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6月13日,第十個“中國文化遺產日”,故宮博物院將正式啟動限流分流措施,每天最多接待游客量為8萬人次。此后,全年每個開放日都是如此,決不越過“紅線”。
從表面上看,限流費力不討好,額外配置的人力物力姑且不提,這種做法無疑是將部分觀眾攔在了門外,門票等收入也會相應下降。但是不限流,故宮活得挺“憋屈”。
相信很多人都記得,紫禁城每逢假期必然成為北京所有景區(qū)中人流最密集的地方。最多的一天,18.2萬人涌入故宮。這是怎樣的場面呢?描述一下——“大人看頭,小孩兒看腿”。不會說話的古建筑、御花園里的花草也是常年“有苦難言”。由于人流過于密集等因素,一些植物甚至都不再開花了。
從現狀看,限流是最簡單直接有效破解這種窘態(tài)的辦法。首先,限流可以保證景區(qū)有序,能維護游客的參觀尊嚴,最重要的是保證了文物古建的安全。還有5年,故宮將迎來600歲生日,無論是古建本體,還是對宮藏文物而言,限流意味著更舒適的生存環(huán)境,也為故宮迎接下一個600年提供了可能。
其實,早在4年前,故宮就嘗試過限流,不過草草收場。由于當時選擇的當口是十一假期,本就是每年客流最多的時候。被限制入內的客流涌在售票窗口外,臨時售票車被推搡得如同風浪里的一葉扁舟。宮門“失守”,限流失敗。
顯然,這次限流吸取了教訓,融入了更多創(chuàng)新方式。比如,旅行團全部網上預約購票,窗口首次全面取消售賣團體票。甚至連防“黃牛”的措施都考慮到了——第一次推廣實名制購票,還對有倒票行為的“黃!痹O置了黑名單。在時間節(jié)點上,也特意選擇暑假未至、大客流來臨前啟動。不過,即使準備充分,故宮也一定會有一天碰到第80001名游客。關好門,不走后門,才是長久之道。
不僅故宮,今年年初,國家旅游局發(fā)布《景區(qū)最大承載量核定導則》,要求各大景區(qū)核算出最大承載量,并制定相關觀眾流量控制預案,以保證觀眾安全。國家文物行政主管部門也正在研究制定遺產地及博物館最大承載量的計算方法,要求各個景區(qū)科學核定最大承載量,防止安全事故。這意味著,越來越多的景區(qū)、博物館也將效仿故宮,設定更合理的參觀門檻,改變“來者不拒”的傳統(tǒng)待客模式。
浙江在線:有多少教授成了披著學術外衣的富豪 2009-07-17 |
公眾在意的不是摸,而是公款摸 2010-09-08 |
南方日報:用什么來吸引高考優(yōu)秀生源 2010-06-22 |
周潤發(fā):舉全國之力辦春運鐵路春運更精彩 2011-01-24 |
馬云約賭秦瓊戰(zhàn)關公? 2013-11-14 |
借書充數 2013-11-19 |
超越“道德綁架”看白血病大學生下跪借錢 2014-07-04 |
中國網:“現代化”之外的群體更值得關注 2010-03-24 |
北京晚報:假代表不可能有真民意 2009-12-14 |
北京晚報:假代表不可能有真民意 2009-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