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除了王蒙、張承志、楊煉等人,很少有中國作家擅長朗誦!比涨埃幌蛘Z出驚人的德國漢學家顧彬對中國文學圈提出批評。前不久,他在北京一所高校講完課,用德語朗讀了一遍自己創(chuàng)作的詩歌《在香山》。然后他對前來采訪的記者談到了對中國作家朗誦水準的不滿意。(7月1日《長江日報》)
眾所周知,朗誦之于演員、播音員、主持人以及語文老師等從業(yè)者來說,應該是必備的能力之一。然而在德國漢學家顧彬看來,作家也應該擅長朗誦。這在很多讀者看來,恐怕就難以理解了——作家是以寫作為業(yè)的人,其基本使命就是寫作,寫出較有成就乃至于堪稱經典的作品就可以了,何必在朗誦方面也要擅長?事實上,不管是中國作家還是外國作家,寫和讀都應該成為作家們的一身兩“技”。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營銷時代,對作家而言,賣書在很多時候比寫書還要重要。而賣書,自然免不了組織讀者見面會等文學交流活動,朗誦,就可以成為文學交流的重要內容之一。用作家方方的話來說,“與生澀的對話沙龍相比,讓作家和讀者一起朗誦文學作品,這是一種最簡單、最易懂、最易普及的文學活動”。文學交流時的朗誦,給沉默的文字融入情感,給靜態(tài)的作品插上靈動的翅膀,文學交流豈不是會變得更有感染力,推銷作品豈不是更加事半功倍?
國外很多國家的文學圈有一個傳統,作家往往要面對公眾朗誦自己的作品。比如德國的作家就喜歡在文學活動中朗誦,德國讀者也習慣且喜愛聆聽作家的朗誦。據報道,作家秦文君曾在德國為一群不懂中文的讀者朗誦自己的散文《會跳舞的向日葵》,在有著300多年歷史的慕尼黑蘭特納書店中,幾十名德國讀者冒著大雨前來,個個凝神諦聽,“那種感覺溫暖而神圣,仿佛是我和讀者們在共同體驗著某種情感”。
中國作家為何不擅長朗誦?即便朗誦,為何朗誦的內容大多是他人與外國文學作品?除了白話文學作品音律感覺差之外,在作家方方看來,或許是民族性格使然——中國人大多不習慣在公共場合朗誦,“到現在,讓我在公開場合朗誦,我仍然有些不適應”。而作家在公共場合要表現得內斂、含蓄一些,似乎更是一種民族共識,再加上一些作家不善于用口頭語言表達情感。故而,中國作家對于朗誦自己的作品,往往頗為羞澀或謙虛。
這是需要改變的。在課堂上,教師朗誦文學作品,可以引領學生觸摸作家心靈;在圖書推介會和讀者見面會上,作家朗誦自己的文學作品,不一定字正腔圓,卻可以增強同讀者的親近感,共同完成對文字內涵的塑造,有人甚至說,這是作家送給喜愛自己的讀者的最好禮物。期待更多中國作家,將朗誦帶進中國文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