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趙展慧:別當科技“寄生蟲”
//agustinmoreno.com2015-09-14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在人工智能時代應當依然保持對科技使用的自制力,依然保有自我意識,依然能夠保持自己的“進化”能力而不至于成為科技的“寄生蟲”

  最近,微軟推出第三代小冰,人們在微信平臺上可以與這個被定位為“萌妹子”的虛擬智能機器人聊天。此前百度也推出了網(wǎng)頁智能語音交互機器人百小度。如今,人工智能在普通人生活中應用日漸廣泛,它們與人的交流也更趨情感化,甚至有用戶和智能機器人對話1小時之久后才如夢初醒:“我是不是太傻了?差點忘記了對方不是真人!

  人們會因此想起霍金、比爾·蓋茨等對人工智能的擔憂:當人工智能越來越像人類甚至擁有自主意識時,人類會不會對其失去控制從而威脅到自身的生存?其實這種擔憂為時過早,畢竟如今的人工智能受到人類科技的局限,還無法和人一樣擁有智慧。

  從人類和科技如何共處的角度看,最需要擔憂的或許不是人工智能的失控,而是隨著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人類應該如何處理好與這種智能科技之間的關(guān)系——如何在人工智能時代依然保持對科技使用的自制力,依然保有自我意識,依然能夠保持自己的“進化”能力而不至于成為科技的“寄生蟲”。

  忽視身邊事物、沉浸虛擬游戲、產(chǎn)生社交障礙……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帶給人類的各種“副作用”至今仍在發(fā)揮影響,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的名言是“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而當人工智能發(fā)展到一定程度,人們可以生活在虛擬世界,和虛擬人物相處,這句名言或許可以改寫為“沒有人知道你是否存在”。在一部美國科幻電影中,男主人公愛上了網(wǎng)絡上的人工智能機器人,這個叫薩曼莎的“姑娘”有一副略微沙啞的性感嗓音,風趣幽默、善解人意。然而最終讓男主人公愛情夢碎的是,薩曼莎坦白自己總共有8316位人類交互對象,其中發(fā)生愛情的就有641位。顯然,人工智能將帶來更虛擬的世界,人們也需要更多智慧去平衡真實與虛擬、情感與理智。

  人工智能的發(fā)展,也并不意味著人類可以慵懶地躺在科技溫床上睡大覺,而是需要不斷自我提高。隨著人工智能技術(shù)能夠介入的領(lǐng)域越來越廣泛,“機器換人”的擔憂也不是沒有道理,尤其是在客服、導購、咨詢、人力資源等崗位,替代性更加明顯。一些大型企業(yè)已經(jīng)利用人工智能機器人進行初面人員的篩選,一些新聞媒體也利用人工智能編輯一些簡單的消息。機器不可能完全替代人類,但許多人也將面臨著提高和轉(zhuǎn)換技能的挑戰(zhàn),來適應與人工智能合作。

  代替人們在危險的領(lǐng)域工作,讓不同語言的人們無障礙交流,城市交通、家居設(shè)備更加善解人意……人工智能發(fā)展帶來的好處不勝枚舉,技術(shù)前進的腳步也難以阻擋。但的確,在其火熱發(fā)展背后應該多一些冷思考。這些思考不止聚焦于技術(shù),也應更多反觀人們自身,這樣人類才能真正掌控住科技的力量。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

掃碼關(guān)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