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余祖欣:謹防大學新生罹患“電子病”
//agustinmoreno.com2015-08-24來源: 荊楚網
分享到:更多

  隨著數(shù)碼產品的盛行,現(xiàn)如今,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早已成了學生們開學的標配,幾件下來花費輕松過萬。對此,家長們也很是無奈。一方面,這些產品都是數(shù)千元、甚至上萬元,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另一方面,有報告顯示,由于沉迷于電子產品、缺少運動,很多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不如中學生。(8月23日央廣網)

  手機、筆記本是“標配”,平板、PC是“選配”,喜迎自己孩子進入更高學府的同時,不少家長確實免不了要為一些“慣例”購置煩惱一番。曾幾何時,入學“換新”確實成了一種風潮,特別是近幾年電子產品的豐富化、實用化,手機、電腦等更是成為了一種生活“必需品”,這種情況于年輕人更甚,不少大學生甘做“低頭族”,手機平板不離身,已然活在了靠電子產品供給精神食糧的地步。

  表面上看,家長的擔憂無非兩種,一是購置價格不菲的電子設備是一筆不小開支,一些家庭為供出一個大學生,已然是劃支了不少辛苦錢來支付學費和用于生活費,電子產品動輒上千元,一些高端品牌商品例如蘋果iMac最低配都要上萬,實在令許多家庭吃不消;其二,大學新生進入到相對寬松的環(huán)境之后,自制力明顯變差,宿舍也好、課堂也好,貪玩電子產品很難受阻,故而出現(xiàn)了許多“宅男宅女”,整日沉迷于網絡游戲、虛擬社交之中,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

  不論是耗費錢財還是影響健康和學習,事出于人,可不能將罪責歸于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只不過,隨著此類問題的逐步加劇,普遍的深入認識還是不高,只覺問題、不識成因。開學買個手機、電腦,何時成了錯責?大部分初入院校的學生,都必須遠離家庭、暫別父母,遠些的甚至從烏魯木齊到了廈門,不購置通訊工具難道就是正常么?另外,目前的本專院校,教學活動高度電子化,作業(yè)、論文、實習等等,通通需要筆記本電腦等設備輔助,老師布置一個PPT作業(yè),難道要在紙上畫出來不成?學校未設機房,不得終日泡在網吧?因此,一味抨擊電子產品弊端,卻始終將觀點滯于淺層,實在有違實情。

  歸根結底,當前問題所附,不是這些電子產品本身,而是購置的目的和用途。同樣是手機,一臺“紅米”幾百元,iPhone6卻要5000多,在經濟不寬裕的前提下硬選后者,其心無非是深陷“攀比風”和“自豪感”之中;另一方面,除日常用品之外,為何作為成年人的大學生不能自己掙?兼職也好、假期打工也好,所獲薪資購置中等貨品足矣。再論及影響健康、學習方面,無非是用軟件的問題,不看電子書、學應用,偏偏要刷微博刷朋友圈、打LOL開黑聊天,這些“自主化”選擇的源頭,還是學生自己。因此,“電子病”的來源不是“電子”,而是入學新生亟需救治的思想。

  防范之要,首在思想教育,不論是物質心態(tài)還是自制力、人生觀,都應當?shù)玫郊皶r扭轉糾正。與其說開學置物成風,不如說現(xiàn)實情形所迫,家庭教育、學校管理,這些都是促使問題改觀的主要因素,一些家長一方面無奈于高額開支和孩子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又不作限制、不思教育,一味順從甚至寵溺,使一些入學新生自恃“升學有功”為所欲為,這才沾惹上了以電子產品為載體的“病”。

  又一年開學時,對于類似問題只怕該管上一管、糾上一糾了。照當今電子產品的發(fā)展速度,初出“鳥籠”的學生受其影響更會愈發(fā)嚴重,關鍵就在于,對待種種“電子病”,須將工作往人的身上做,決不能一味強調手機、電腦等等的影響,歸根結底,不治那一顆顆攀比、放縱的心,再是強拉外部環(huán)境,仍將弊病叢生。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