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素有“長江之腎”美稱的洞庭湖,一場前所未有的“水危機”正在襲來。近日,湖南省召開“洞庭湖水環(huán)境”專題座談會。來自省水利、發(fā)改、環(huán)保、財政和農業(yè)等部門的負責人以及環(huán)洞庭湖岳陽、常德、益陽三市的黨政領導紛紛發(fā)言,主題只有一個,即如何應對日益嚴峻的洞庭湖“水危機”。(9月10日《經濟參考報》)
擇水而居,是人類生存繁衍的客觀規(guī)律,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社會與文明。水,澆鑄了中國古代農業(yè)文明的強大物質基礎;水,融入了中華民族的靈魂,流進了中華文化的血脈;水,作為人與自然的生命之源,承載著歷史,也決定著未來。然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不再僅僅是對當今社會的警示,更是對人類的警戒。“長江之腎”洞庭湖瀕臨衰竭,便是殘酷的例證。
伴隨著人口的激增、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表現(xiàn)出了對自然資源瘋狂的掠奪和破壞,森林植被銳減、土地荒漠化加劇等,直接導致水土保持能力的嚴重削弱。據資料顯示,我國四大淡水湖水系面積較解放前縮小了一半以上;特別是,無序的工業(yè)生產和過度養(yǎng)殖,我國70%以上的水資源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過去一度以水鄉(xiāng)著稱的湖北、湖南、江西等湖區(qū)的一些農村,也不得不以打井汲取地下水生活。“長江之腎”洞庭湖遭遇“水危機”,再次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據聯(lián)合國數(shù)據,全球目前有11億人生活缺水,在嚴重缺水地區(qū),因爭奪水資源而導致的械斗、部落乃至不同民族之間的戰(zhàn)爭屢見不鮮。我國本身人均水資源匱乏,加之區(qū)域分布不平衡,以及水體污染造成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威脅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人類的生存與進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部分的河流、湖泊、水庫都變成了“養(yǎng)殖場”,阡陌縱橫的塘堰、層巒疊嶂式的網箱、成千上萬噸的顆粒飼料、化肥、魚藥,使得那湖泊、江河不再彎曲有致,水不再平淌清澈,呈現(xiàn)出不可承載之痛。
然而,破壞容易恢復難,涉及的社會層面廣,治理技術要求高,恢復周期長,經費投入大。如,洞庭湖治理已實施多年,但水環(huán)境惡化的趨勢還在擴大。面對“水危機”來襲,該反思的何止洞庭湖?加強水資源保護,成為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經濟和社會建設必須堅持的重要指導原則。“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全社會都要加大對水資源的治理和保護力度,遏制住水體污染、枯竭的惡化趨勢,逐步恢復水資源應有面目,切莫讓我們的子孫,陷入無盡的沙漠和悔恨的淚水之中。(汪昌蓮)
長江日報:人大代表不必把“感恩信”帶到兩會 2010-03-04 |
長江日報:人大代表不必把“感恩信”帶到兩會 2010-03-04 |
新華每日電訊:推進水利建設要抓住要害 2011-02-11 |
趙永平:旱要“抗”,更要“防” 2011-06-03 |
旱沒了的不僅是幾處風光 2011-06-03 |
北京日報:防災減災要補上規(guī)劃不足短板 2010-06-25 |
新華時評:江河雖退水防汛不能松 2010-06-28 |
天鵝殤 2013-01-17 |
對“江豚不好吃干嗎要保護”雷語,該笑還是... 2013-07-09 |
官微粗暴 2014-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