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郭田勇:人民幣“入籃”是中國和世界的雙贏
//agustinmoreno.com2015-12-02來源: 北京日報
分享到:更多

  北京時間12月1日凌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執(zhí)董會批準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新的貨幣籃子將于2016年10月1日正式生效。從根本上講,這一局面是在客觀現實條件基礎上利益博弈的結果。

  一方面,這是對中國改革開放的成就及對世界經濟巨大貢獻的肯定。經過三十多年發(fā)展,中國在世界經濟格局中的地位不斷提升,對外貿易總量持續(xù)增長,出口總額已躍居世界第一位,世界影響力不斷加大。同時,經濟體制改革力度也不斷加大,經常項目已實現完全開放,利率市場化改革已基本完成,資本項目的開放在有序推進,在國際貿易中人民幣支付的比重不斷提升,歐洲各國積極建立離岸人民幣中心,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不斷前進,在國際范圍內的影響力不斷增大,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市場化趨勢明顯。

  另一方面,人民幣已完全具備了“入籃”資格。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規(guī)定,貨幣“入籃”有兩個條件:該國出口貨物和服務總量位居成員國前列;貨幣應“可自由使用”。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穩(wěn)居全球第三大商品和服務出口國,滿足前者;同時,據統計,人民幣是全球第二大貿易融資貨幣、第五大支付貨幣,也符合后者。雖然人民幣“入籃”會對發(fā)達經濟體的現有份額造成影響,但是成員國出于對規(guī)則權威的維護也只能支持,況且這種支持很大程度上還是在維護自身的既得利益。相較于發(fā)展中國家建立亞投行帶來的沖擊,人民幣加入SDR貨幣籃子,將更有利于繼續(xù)施行現有IMF制度。新興經濟體由于較低的國際地位,在IMF中很難享受到與發(fā)達經濟體相等的待遇。不過,如果人民幣成功“入籃”,中國在IMF中的話語權將得到提升,可以為其他新興經濟體爭取更多利益。

  人民幣“入籃”的意義并不亞于2001年中國加入WTO。對中國來說,進一步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深化金融市場改革,降低貨幣錯配風險,也給了以銀行為代表的金融機構和進出口企業(yè)難得的發(fā)展機遇。商業(yè)銀行應抓住機遇,擴展海外市場,推廣人民幣離岸存款業(yè)務,充分吸收國際先進經驗,提高銀行利潤率和國際知名度。同時,進出口商品可采用人民幣計價,降低了企業(yè)的匯率風險和匯兌成本,提高了進出口企業(yè)的效率。此外,人民幣“入籃”也可以減少由于官方儲備貶值所帶來的財富流失,降低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減緩美聯儲加息帶來的影響。但也要看到,人民幣“入籃”后將需要進一步開放資本項目,加劇國際資本的流動,這會給我國金融市場帶來沖擊,需要進行審慎監(jiān)管,準確認識和積極防范風險,將“入籃”變成可長期利用的發(fā)展機遇。

  對于世界來說,人民幣“入籃”的影響也相當深遠。這將增加國際儲備貨幣的品類,有助于降低對單一貨幣的依賴,使全球經濟運行更為穩(wěn)健;還會增強SDR的代表性及對于新興經濟體的吸引力,完善現有的國際貨幣體系。同時,對于新興經濟體而言,不僅豐富了應對外部沖擊的手段,增加了新的投資市場選擇,同時也提供了示范,那就是通過經濟發(fā)展和金融體制改革,使自身主權貨幣躋身SDR貨幣籃子,不僅為自身經濟發(fā)展帶來機遇,也能為世界經濟發(fā)展提供活力。

  (作者系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yè)研究中心主任)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