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鄧海建:“農藥草莓”究竟是否傳說而已?
鄧海建
//agustinmoreno.com2015-04-28來源: 光明網
分享到:更多

  最近,央視財經頻道《是真的嗎》節(jié)目播出一組有關草莓的報道,稱該欄目組記者隨機在北京購買的8份草莓均檢測出含有百菌清和乙草胺兩種農藥。節(jié)目稱,前者含量符合國家標準,后者在國家的草莓殘留物標準中并無登記,但相比歐盟標準,有的草莓超標6倍。(4月27日《京華時報》)

  這些日子,有關草莓安全性的傳聞并不鮮見:比如年初的時候,微信朋友圈里熱傳一則《一位蜂農的忠告:珍惜生命,遠離草莓》的文章,說草莓大棚打農藥毒死蜜蜂。這讓一些市民不免擔憂:吃草莓真的等于慢性中毒嗎?再比如這個月,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12日稱,歐洲幾乎一半的食品都含有農藥殘留,而草莓上的農藥殘留是最有可能超過安全界限的。盡管專家指認傳聞不靠譜,但從媒體送檢的情況來看,“合格”草莓身體里的農殘,未必真的就足可掉以輕心。

  這些年,農產品染上“毒癮”的例子,也算觸目驚心:2015年,有消費者在食用了產自海南的西瓜后出現(xiàn)嘔吐、頭暈等癥狀,執(zhí)法人員抽檢發(fā)現(xiàn)9批次含有國家明令禁止銷售和使用的高毒農藥“涕滅威”;2013年,媒體曝光稱,山東濰坊市峽山區(qū)有農戶使用劇毒農藥“神農丹”進行大姜種植……凡此種種,這事當然不能只怨農民,對于農業(yè)生產來說,選擇農藥的標準無非就是三個:能買到什么、什么便宜、什么高效。如果農產品的市場價格不能對農藥產生明晰的倒逼作用,靠終端的檢測或泛泛的道德譴責,顯然于事無補。

  這當然不是說在高毒農藥上,中國農產品沒有進步。數(shù)據顯示:10年前,高毒農藥在農藥中占比近30%,現(xiàn)在還不到1.7%。但這個利好不能忽略兩個前提:一是農藥越來越多,高毒的雖然少了,不代表總殘留量就隨之降低了;二是高毒低毒也是個相對概念,農業(yè)生產環(huán)境在變化、就連消費者的耐藥性等也在變化,“能不添加則不添加、能不用藥則不用藥”才是底線的標準。拿草莓來說,標準也不是沒有。2013年3月1日開始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中農藥最大殘留限量(GB2763-2012)》,早就規(guī)定了食物中可以使用的322種農藥、2293項最大殘留限量。其中,草莓被納入水果類的漿果和其他小型水果欄。那么,世異時移,類似“乙草胺”等檢出物,諸多“標準”要不要給個解釋安撫人心呢?

  今年4月24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關于修改食品安全法的決定。被稱為“史上最嚴”的新版食品安全法三易其稿,修改力度非常大。新法規(guī)定:國家對農藥的使用實行嚴格的管理制度,加快淘汰劇毒、高毒農藥、高殘留農藥,推動替代產品的研發(fā)和運用,鼓勵使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并明確禁止將劇毒、高毒農藥用于蔬菜、瓜果、茶葉和中草藥材等國家規(guī)定的農作物的規(guī)定。業(yè)內認為,“這是食安法實施6年以來,首次明確提出在蔬菜、瓜果等的生產中禁止使用劇毒農藥。”不過,從來都是“徒法難以自行”。年初以來,有關“農藥草莓”的傳聞甚囂塵上,各色監(jiān)管方我自巋然,依然是媒體看不過去,自己檢測、自問自答——這樣的節(jié)奏不改觀,農產品安全公信何來?

  “農藥草莓”究竟是否傳說而已?這個問題即便有權威媒體在熱心參與,依然缺乏一個官版答案。那么,在輿論關切與公共話題面前,食安監(jiān)管能否稍稍不要太滯后于微信朋友圈的謠言式解釋呢?(鄧海建)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