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熱點聚焦-正文
馮海寧:治霾軍令狀不能淪為廢紙
//agustinmoreno.com2015-03-17來源: 法制日報
分享到:更多

  治霾軍令狀之所以陷入不了了之的尷尬,原因之一是問責不及時。地方政府既然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自然要依“軍法”治罪

  據統(tǒng)計,在2014年初,有超九成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及空氣污染治理,至少15個省份簽訂了治理霧霾力保藍天的“軍令狀”,在一些省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力”“鐵腕”“最嚴格”等強硬措辭屢見不鮮。然而,據國家統(tǒng)計局一份公報顯示,重點監(jiān)測的全國161個城市中,城市空氣質量未達標城市超過90%(3月16日新華網)。

  事實上,幾乎所有省份都立下治霾軍令狀。另一則來自新華社的報道指出,2013年9月國務院發(fā)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后,31個省(區(qū)、市)與環(huán)保部簽署了《大氣污染防治目標》責任書,立下治霾軍令狀。同時,各省級政府也與其下轄城市立下軍令狀。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了,應該對空氣質量未達到治理目標的城市算算賬了。

  首先,應詳細公開違反軍令狀的有關信息。這是算賬的前提。一方面,環(huán)保部應公開各個省份所立的軍令狀,同時公開沒有完成治理任務的省份名單。另一方面,各省級政府應公開下轄城市所立的軍令狀,并公開未完成目標任務的城市名單。公開相關信息,既方便問責監(jiān)督,也是曬丑,對失信省市是一種警示。

  其次,應依法懲戒空氣質量未達到治理目標的省市。根據《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第九條規(guī)定,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地區(qū),相關部門約談省(區(qū)、市)人民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有關負責人……暫停該地區(qū)有關責任城市新增大氣污染物排放建設項目的環(huán)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取消國家授予的環(huán)境保護榮譽稱號。應依據這條規(guī)定來實施懲戒。

  其三,一些地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的治理目標沒有完成,當地人大應發(fā)揮監(jiān)督作用。既然某些地方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承諾過,卻又沒有做到,顯然,當地人大代表及人大常委會有責任監(jiān)督政府兌現自己的承諾。即使各地兩會已經開完,涉及2014年空氣治理情況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通過人大表決,筆者以為,人大仍有責任監(jiān)督政府完成之前沒有完成的任務。

  記者調查了解到,除個別省市對目標沒完成的情況作了解釋說明外,絕大多數地區(qū)對此避而不談,甚至沉默失語。在筆者看來,雖然有的地方解釋說明是一種值得肯定的態(tài)度,但不能僅是解釋說明了事。而對于避而不談、沉默失語的省市,相關問責部門不能回避和失語,而是要及時依法問責。唯有如此,治霾軍令狀才不會淪為廢紙,大氣治理計劃才不會落空。

  治霾軍令狀之所以陷入不了了之的尷尬境地,原因之一是問責不及時。地方政府既然立下軍令狀,完不成任務自然要依“軍法”治罪。原因之二是考核辦法威懾力還不夠。如果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考核辦法(試行)》第九條規(guī)定中,對未通過年度考核的地區(qū)及其負責人,懲罰力度加大,恐怕地方政府就不會把軍令狀當成兒戲了。

  筆者對此有兩點建議:一是完善考核制度,加大懲罰力度,以增強震懾力。二是正在修訂的大氣污染防治法中應加大行政問責力度。尤其是在相關法律制度中強化軍令狀的作用,既要強制地方政府立下嚴謹的軍令狀,也要對完不成任務者依法嚴懲?傊,絕對不能讓軍令狀淪為廢紙,必須要讓軍令狀在空氣治理中發(fā)揮應有的緊箍咒作用。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