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年一度的“六一”兒童節(jié)又到了,雖然女兒已經(jīng)上大學了,但一路走來的經(jīng)歷歷歷在目。比如,初三時給女兒開家長會,因為期終考試結束了,學校要通報一下成績,督促家長和孩子,畢竟中考已經(jīng)進入倒計時。各主要任課老師都強調了一下和試卷有關的重點問題。我在替孩子記著注意事項的筆記,我也替孩子們感到累,早晚都是披星戴月,來去匆匆?粗议L們愁苦、焦急的表情,真是悲哀呀!
在家長會中我還是看到了一絲亮色:他們有一個充滿愛心的老師。班主任老師五十歲左右,嚴厲中有慈愛,像個媽媽。她的幾項做法讓我心里暖暖的:
之一:初三的孩子們有了晚自習,晚上八點才下課。老師心疼學生,說:累了,就趴在桌子上睡會兒。這是我聽到的最樸實、最美的語言。之二:老師準備了一箱牛奶,放在教室里。萬一哪個學生來晚了,沒顧上吃飯,可以喝袋奶補充一下精力。之三:那年難得下了一場大雪,孩子們興奮不已。于是,老師臨時決定,第一節(jié)課不上了,到操場去打雪仗。我相信這場雪會永遠留在他們少年的美好記憶里。
以上雖然是昆山片玉,但是管中窺豹,老師人性化的管理略見一斑。我有一種沖動,給老師寫一封表揚信。但是,遭到了女兒的強烈反對,因為老師的做法是違反學校規(guī)定的。哪家學校規(guī)定學生可以上課睡覺,課間吃東西,不上課打雪仗……所以,我這封表揚信是不能寄出的。
像我們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出生的這一代是人口高峰的一代,我們的子女絕大多數(shù)是獨生子女,承載了我們太多的希望和夢想,我們都希望孩子能在舒適、寬敞、明亮的環(huán)境下讀書、學習、成長。人是教育的出發(fā)點,也是教育的歸宿。人是教育的基礎,也是教育的根本。陳丹青曾說,中國學生里,“若干家伙可能脫穎而出,大部分都給廢了”,孩子的“被廢”,源于社會、教育體制、父母的功利心,居高臨下,以標榜“聽話”一味驅趕孩子走在追逐技能、名利的路上,而把至高的人格、尊嚴、平等的靈魂踩踏、碾壓在塵土里。真不知道我們還要在舍本逐末的道路上走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