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紅旗渠,是20世紀50年代末至60年代后期河南省林縣(今林州市)人民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歷經(jīng)十年辛苦,逢山鑿洞,遇溝架橋,一錘一釬,在太行山腰的懸崖峭壁上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稱之為“人工天河”。
今天,我們回望紅旗渠,仍然能從那些樸實的勞動者身上吸取精神的力量……
“紅旗渠”的由來
1959年春夏林縣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大旱,境內(nèi)的淇、淅、洹、露等大小河流都干涸了,致使已建成的水渠無水可引、水庫無水可蓄,很多村莊的群眾要翻山越嶺遠道去取水。
殘酷的現(xiàn)實證明,當時林縣的水利工程還不能從根本上改變?nèi)h干旱缺水的面貌,且完全依靠在縣境內(nèi)修建水利工程來解決水源的問題已無可能,大旱來臨仍然擺脫不了干旱缺水的威脅。
此時,以楊貴為縣委第一書記的林縣領(lǐng)導們,組織了三個由縣委領(lǐng)導帶隊的水利調(diào)查組,分別到周邊地區(qū)進行認真調(diào)查,經(jīng)過多次反復研究、討論、座談,最終形成共識: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干旱缺水問題,就必須采取引蓄相結(jié)合的方法,在地上無水蓄、地下無水汲、嚴重干旱缺水的情況下,對于林縣來說就只能是走出縣境,就近引漳河之水,將山西省平順縣境內(nèi)的濁漳河水引入到河南林縣,修建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方能徹底解決干旱缺水問題,除此別無選擇。
之后,縣委又派出了30多名水利技術(shù)人員,沿漳河逐段進行了實地測量,提出了初步的引水地點。緊接著縣委又召開了幾次全體會議,基本上確定了引漳河之水方案。1959年11月6日,中共林縣縣委遂向中共新鄉(xiāng)地委(林縣當時屬新鄉(xiāng)地區(qū)管轄)和河南省委呈報了《關(guān)于引漳入林工程施工的請示報告》,要求興建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楊貴同志又先后向新鄉(xiāng)地委第一書記張健民和河南省委書記處書記史向生進行了匯報,相繼得到了上級領(lǐng)導的贊成和支持。
史向生還以個人名義給山西省委第一書記陶魯笳、書記處書記王謙寫了親筆信,希望他們批準林縣修建引漳入林水利工程。陶魯笳書記召集有關(guān)領(lǐng)導開會研究,很快就給河南省委發(fā)來了復信,同意修建該項水利工程。
與此同時,12月23日,新鄉(xiāng)專區(qū)水利建設指揮部也向林縣水利建設指揮部發(fā)出通知,同意興建引漳入林工程。旋即,林縣就步入了實實在在的籌備工作之中。全縣人民寧愿苦干也決不愿苦熬,寧愿流血也決不愿流淚。1960年2月10日,縣委召開了聲勢浩大的“引漳入林工程”誓師大會。次日,在縣委第一書記楊貴的親自帶領(lǐng)下,浩浩蕩蕩的建渠大軍開赴太行山里漳水河畔,37000名農(nóng)民組成的水利隊伍進入各段施工工地,揭開了紅旗渠工程建設的序幕。
3月6日至7日,縣委召開關(guān)于工程建設的重要會議即盤陽(今屬林州市北部任村鎮(zhèn))會議。會上,楊貴同志提議將引漳入林工程命名為“紅旗渠”。3月10日,引漳入林工程遂被正式命名為“紅旗渠”。
踐行焦裕祿精神和紅旗渠精神 | 2014-06-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上) | 2014-06-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上) | 2014-06-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上) | 2014-06-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上) | 2014-06-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上) | 2014-06-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上) | 2014-06-10 |
永恒的精神豐碑 | 2014-06-10 |
重提“紅旗渠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 | 2014-06-10 |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事記(上) | 2014-06-10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