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趙麗宏,散文家,詩人。曾獲新時期全國優(yōu)秀散文集獎、首屆冰心散文獎、“上海文學藝術獎”杰出貢獻獎等,2013年獲斯梅德雷沃城堡金鑰匙國際詩歌獎。
《漁童》為趙麗宏最新長篇小說作品,以一個十二歲男孩的視角和經(jīng)歷,描述了一件珍貴的明代德化瓷雕(漁童)歷經(jīng)劫難曲折,被保護流傳的故事。本期“金臺悅覽”為您節(jié)選的是《漁童》10到12章。
有人說,文學創(chuàng)作,是一種回憶。我認同這種說法。但這種回憶,不是歲月的照相簿,也不是往事的錄音機。這種回憶,是時光的濃縮,是感情的升華,是思想的積淀。文學創(chuàng)作,是將這些記憶用文字融匯成一體。
去年,我出版了兒童長篇小說《童年河》,寫的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童年記憶。虛構的故事和人物中,有很多真實的童年記憶,有很多親人和朋友的影子。雖然寫的是遙遠的年代,但讀者還是喜歡讀這樣的小說,也不覺得小說的情境陌生疏隔。為什么?因為小說虛構的故事和人物中,有我童年生活的影子。寫作過程中,記憶中很多場景,很多人物,很多甜蜜的或者苦澀的往事,不斷地浮現(xiàn)在眼前,讓我感動,心顫,甚至流淚。真實和虛構,在小說中融合成一體。我的同輩人,讀這樣的小說,也許會心生共鳴,因為他們熟悉那個時代。現(xiàn)在的少年人,大概也不會拒絕這樣的小說。因為,不管我們所處的社會和生活狀態(tài)發(fā)生多大的變化,有些情感和憧憬是不會變的,譬如親情,譬如友誼,譬如對幸福人生的向往。童心的天真單純和透明澄澈,也是不會改變的。
剛出版的《漁童》,是我的第二部兒童長篇,這是我心里醞釀多年的一部小說。小說的故事,發(fā)生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后期。那是一個不堪回首的時代,卻又是一個特別值得追憶、反思、描繪的時代。兒童小說,是以孩子的目光和視野,以孩子的認知能力和情感來觀察世界、敘述故事。虛構的小說,不能僅止于展示人間的苦難,如果作者只是滿足于向讀者描繪一個看不到希望和前途的世界,那不是文學的宗旨和目的,也違背了歷史的真實。兒童小說,應該向小讀者展現(xiàn)人間的真善美,讓孩子領悟生命的珍貴,看到人生的希望。必須要真誠地面對孩子。這是我寫作的本心和初衷。
我對記憶中的往事和很多素材仔細梳理并思考,《漁童》的構思逐漸成形。一個孩子,一個教授,在危難中結成生死之交。一件珍貴的瓷器,歷經(jīng)驚險,被孩子保護下來。兩個層次不同的家庭,在動蕩的時代,互相關心,保持著人間最真摯的情誼。小說中的人物和故事的走向,會讓讀者感知:人性無法被消滅,知識不會被封鎖,藝術的生命總能在人間蘊藏生長。
兒童小說用什么樣的語言,用什么樣的故事結構?是否要和我以前的創(chuàng)作做一個切割,用截然不同的風格和方式來敘寫?是否要俯下身子,裝出孩子腔,以獲取小讀者的理解和歡心?我覺得沒有這樣的必要。我相信現(xiàn)在的孩子的理解能力和悟性,真誠地面對他們,把他們當朋友,真實地、真誠地向他們講述,他們一定能理解,會感動,使我不至于白白耗費了心思和精力。誠如寫了《夏洛的網(wǎng)》和《精靈鼠小弟》的E·B·懷特所言:“任何人若有意識地去寫給小孩看的東西,那都是在浪費時間。你應該往深處寫,而不是往淺處寫。孩子的要求是很高的。他們是地球上最認真、最好奇、最熱情、最有觀察力、最敏感、最靈敏,也是最容易相處的讀者。只要你創(chuàng)作態(tài)度是真實的,是無所畏懼的,是澄澈的,他們便會接受你奉上的一切東西!
全國職工“學規(guī)劃、展風采、比貢獻”讀書學... | 2011-06-23 |
文學,為影視注入力量 | 2011-06-23 |
和平發(fā)展道路:不能以犧牲核心利益為代價 | 2011-06-23 |
雨葉風枝自蕭颯 | 2011-06-23 |
“三心二意”作得天真詩篇 | 2011-06-23 |
文藝組政協(xié)委員群像 | 2011-06-23 |
文藝組政協(xié)委員群像 | 2011-06-23 |
文藝組政協(xié)委員群像 | 2011-06-23 |
文藝組政協(xié)委員群像 | 2011-06-23 |
文藝組政協(xié)委員群像 | 2011-06-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