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中國道路的倫理底蘊與價值使命
靳鳳林
//agustinmoreno.com2017-09-11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中國道路不僅關乎中國命運,也關乎世界發(fā)展。如果說一個人的精神格局決定其人生格局,那么一個民族的精神格局則決定其國運興衰。只有占據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道德倫理高地和價值文化制高點,中國道路才能夠最終贏得世人的廣泛認可和真心悅納。

  世界上不同民族、不同國家由于其自然地理條件和社會發(fā)展歷程殊為不同,其文化資本的隱性遺傳迥然有別,所形成的道德倫理主張和核心價值觀各有特點。中華文明能夠綿延數千年,根本原因是中華兒女的精神世界有著獨特的道德倫理特點和核心價值體系,存在著日用而不覺的深層道德價值觀,它作為中華民族的精神圖譜,深深植根于中國人的內心,潛移默化影響著中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比如,中華民族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天人合一”;強調“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強調“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強調“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強調“言必信,行必果”“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強調“仁者愛人”“與人為善”“德不孤,必有鄰”;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等。正是這種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道德倫理主張和核心價值理念,孕育和陶鑄了中華民族精神世界,并隨著時間推移和時代變遷不斷與時俱進。

  中華民族的道德倫理和傳統(tǒng)價值觀是在中國大地上孕育而成的,也是在與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中形成的。例如,中國古人以借鑒、吸納、消化的方式對待誕生于南亞次大陸的佛教文化,中國大地上,儒、道、佛在相互激蕩中獲得多向度發(fā)展。也正是這種有容乃大的磅礴情懷,中華文明才得以繼續(xù)繁榮發(fā)展,使中國不斷呈現出強健而清新的文化氣象。

  經濟全球化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間文化交融與碰撞仍在繼續(xù),所不同的是,這種交流與碰撞的力度空前增加,維度不斷擴展,并受到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國際金融危機蔓延、恐怖主義流行、國際難民增多、網絡攻擊頻發(fā)、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流行疾病傳播,各種重大風險在全球范圍不斷擴散;近現代以來形成的以個人權利為出發(fā)點,以民族國家為建制的西方國際政治體系,在求解上述問題中力不從心,而一些西方發(fā)達國家則在國際事務中逃避責任,走向逆全球化的趨勢已初露端倪。面對此情此景,作為一個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國家,我們應當樹立何種道德責任、承擔何種價值使命,這是值得每個中華兒女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我們要有大智慧、大戰(zhàn)略、大擔當,在深度本土化與高度國際化的并行不悖和循環(huán)互動中,為創(chuàng)設人類文明最新典范作出應有的貢獻。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不同國家之間文化的存在與交融,有利于人們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有利于各種文化之間的平等交流和相互理解,有利于反對和抵制不同民族文化霸權主義思想的擴張,這是世界文明發(fā)展的必然之路。黑格爾在其《歷史哲學》中就曾對世界各國文化所蘊含的“民族精神”和人類歷史文化中所體現的“世界精神”做過深入研究。他認為,景象萬千、勢態(tài)紛紜的世界歷史文化就是世界精神不斷取得自由的過程,世界精神作為一種普遍性原則,它主要通過各國歷史文化中的民族精神來表現自己。如果一個民族只是留給后代大量的物質財富,但沒有在他們身上培養(yǎng)出一種主動成為世界歷史運動主體的崇高精神追求,沒有培養(yǎng)出有抱負、有理想、有作為、有道德?lián)敽托袆佑職獾膫ゴ笕烁瘢敲催@個民族就不會按照自己的意志和價值觀去塑造人類生活,更不會完成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使命。

  在思想文化漸趨多元多樣,人類面臨的新問題不斷涌現的當下,作為幾千年中華文明的傳承者和創(chuàng)新者,中國共產黨在引領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的進程中,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努力從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精神歷練中汲取理論資源,將道德倫理和價值理念與時代問題相結合,通過深入挖掘、科學梳理和精心萃取,使其不斷創(chuàng)新并重新煥發(fā)蓬勃活力,逐步形成獨具特色的道德倫理體系和核心價值觀;在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互鑒中萃取合理要素,展示中國的國際形象,在高揚中華民族文化主體意識的過程中,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中國文化的軟實力。前進路上,中國道路的倫理底蘊日漸深厚,價值使命不斷彰顯。

  (作者:靳鳳林,系中共中央黨校哲學部教授、中國政治倫理學會會長)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