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劉穎余-正文
“第27枚金牌”
劉穎余
//agustinmoreno.com2016-08-23來源: 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一覺醒來,竟然發(fā)現(xiàn)媒體村停電了,電梯自然停運,只好拿手機當電筒,從8層一路摸索,走樓梯下樓。

  匆匆吃過早飯,坐上班車,回到有Wi-Fi的世界,這才知道,女排刷屏了——滿世界都在爭說中國女排,連平時從不關心體育的人也是如數(shù)家珍。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里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的單場收視份額超過70%,竟然是春晚的兩倍。

  數(shù)字讓人吃驚,但女排引起如此大的轟動也不意外。這是一個自媒體時代,人人都是傳播者和評論者。和12年前的那次奪冠相比,此次奧運登頂更容易產(chǎn)生傳播上的“滾雪球效應”。12年前的雅典,我也有幸是個親歷者,還記得那時記者只能通過撥號上網(wǎng),怎能和今天一人一手機隨時發(fā)評論相比?

  當然,技術(shù)只是一個前提而已。最重要的是,中國女排所表現(xiàn)出的獨特的精神氣質(zhì)和向上力量,打動和凝聚了人心,也似乎寄托著人們對于業(yè)已失落或正在失落的某種精神力量的向往。

  所謂的“女排精神”是什么?每個人有自己的理解和詮釋。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是專注,二是專業(yè),三是團隊精神。一群專業(yè)的人,一起專注地做專業(yè)的事,這就是女排為什么能成功的原因。這樣的概括看起來精神高度不夠,“雞湯”味也不濃,卻是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和傳承的。

  我和大家一樣,覺得郎平值得崇拜,女排應該贊美,但我也反對無限神化郎平,無限拔高“女排精神”。道理非常簡單,捧得越高,今后可能跌得越慘。就像郎平說的,不能一贏球就說有“女排精神”,一輸球就沒有“女排精神”。體育比賽是很專業(yè)的事情,每個細節(jié)都有可能決定成敗。因此誰準備得好,誰發(fā)揮得好,誰就有可能會贏。

  從專業(yè)的角度,容我說句實在話,許多運動隊的成績和表現(xiàn)甚至比女排都要好。比如本屆奧運會的乒乓球和跳水,中國選手在這兩項中拿了11塊金牌,占了中國代表團全部金牌的一小半。但他們?yōu)楹螞]有引起女排那樣的轟動?還是項目影響力使然,也是“女排情結(jié)”(郎平的個人魅力)所致。因此,女排奪冠才會超越體育,成為全社會的焦點事件。

  不管如何,我們都應該為這枚沉甸甸的金牌喝彩。以此收官,堪稱一個圓滿的句號,可以大大彌補中國代表團最終在金牌榜上不敵英國隊的遺憾。我真的認為,一支集體球類項目團隊所展示的國民形象和氣質(zhì),可能是許多個人項目的金牌換不來的。

  金牌總數(shù)只是一個數(shù)字而已,26和27有多大的區(qū)別?第二和第三又有多大區(qū)別?我真心地看不出。事實上,我覺得中國的年輕人已經(jīng)在場外贏得了我們期盼之中的“第27枚金牌”。

  女排姑娘展示的“女排精神”自不待說,秦凱的溫馨求婚、傅園慧的“洪荒之力”、呂小軍的運動家風范,同樣讓我們眼前一亮。它們無關金牌,卻讓全世界看到了中國年輕人健康明朗的形象,感受到中國社會寬松和諧的氛圍。再看看美國代表團,體操女選手道格拉斯升旗儀式?jīng)]有捂著胸口居然被“炮轟”,美國三級跳遠運動員威爾凱萊向跨欄選手女友求婚卻被恥笑(因為小伙子忘記了姑娘是否答應了他的求婚),兩相對照,哪個國家能得到更多的印象分,還用多說嗎?(本網(wǎng)里約熱內(nèi)盧8月21日電)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