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昨日,著名劇作家、詞作家閻肅“被去世”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熱議。事情的起因是這樣的:歌唱演員于文華在微博稱,著名詞作家閻肅因腦出血于空軍總醫(yī)院去世,享年85歲。但其后她又在微博辟謠否認閻肅死訊,并為此鄭重道歉。而在于文華辟謠之前,不少媒體不假思索地轉發(fā)了“閻老去世”的信息。
顯然,這個事情又將微博等自媒體的弊端暴露在人們面前。在微博上,每個人都有麥克風,博主只要輕點一下鼠標就可以發(fā)布信息。無論信息真實與否,都能迅速傳送到人們的眼前。通過觀察,我們就可以知道,在微博這個輿論場中,很多微博用戶的身份是模糊的。這些賬號發(fā)布的消息往往難辨其實,而微博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人人都可以成為信息源,并且其信息的傳播速度比較快。如此,就會出現謠言在微博輿論圈里滿天飛而人們渾然不知的現象。
更值得注意的是,而今,網絡的虛擬性和匿名性讓人們的行為享有高度的自由。很多人會在自己的微博上發(fā)布傾向性的信息。這也導致了微博信息發(fā)布產生了隨意性現象。而在一般情況下,網友分享一條微博時,他們很少會去質疑,更多會傾向于接受。特別是當一些知名博主的微博成為某個事件的信息源時,人們更會傾向于接受信息。比如,在這次事件中,“閻肅去世”這個消息就是從于文華的微博上傳播開來。于文華因其知名歌手的身份,會給人一種信息真實感。加之,散布于網絡空間的網友缺乏核實信息的渠道,所以,人們往往會在辟謠后驚嘆,卻不知如何糾錯。從這個角度看,如果單純呼吁網友在自媒體輿論圈中注意信息的真實性,那作用有限。
因此,在微博輿論圈,特別需要媒體建立辟謠機制,并發(fā)揮這種機制的剛性作用。相反,如果媒體也盲目轉發(fā)信息,那虛假信息被澄清后,會削弱媒體的權威性。如果媒體沒有建立自己的信息核實機制,不恪守“信息真實”這個基本底線,那自媒體的凈化功能就會減弱。而這絕不是一個好事。雖然我國對傳謠行為已經制定了明確的法律法規(guī),但很多謠言并不帶有惡意,可能達不到法律的處罰標準。這就是說,針對這種情況,應該更多地發(fā)揮其他社會治理工具的作用。從縱向來看,“被去世事件”已經不是第一次發(fā)生了,我們也已經有了很多次反思。但反思之后,行動還得跟上。
揚子晚報:拿“農民”來辯解是一種可怕語境 2010-02-24 |
揚子晚報:拿“農民”來辯解是一種可怕語境 2010-02-24 |
潘益大:中國富豪為何沉默對“巴比” 2010-09-15 |
李鴻文:請對微博的自我凈化多點信心 2010-12-10 |
李鴻文:微博謠言,止于公開和競爭 2012-12-11 |
但 純:背書式辟謠為何屢被證實 2013-05-13 |
孫連宇:“人均輸液8瓶”怎么說才靠譜 2013-09-12 |
黃春景:網謠無度禁言替代不了處罰 2014-01-20 |
陳濟朋:從李光耀住院看新加坡去特權化 2015-03-30 |
于文華“誤傳“閻肅被去世為何發(fā)酵? 2015-10-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