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今日推薦-正文
面對電信詐騙我們如何告別無力感
路中林
//agustinmoreno.com2016-08-26來源: 南方日報
分享到:更多

  日前,山東臨沂市一名家境貧寒的準大學生因接到騙子詐騙電話,被騙走9900元學費,在報警返回途中突然暈厥,最終因心臟驟停死亡。

  曾幾何時,電信詐騙成了我們生活中“順理成章”的一部分,“要終結電信詐騙”也從最初的豪言壯語,變作如今的老調重彈。不能說過去無所作為,我們曾著力整改虛擬運營商。從2014年移動轉售業(yè)務啟動開始,部分虛擬運營商因線上渠道吸引用戶效果不理想,開始在線下大量轉售手機卡,從而滋生出非實名卡、黑卡等問題,“實名制”即為解決這些問題而設置。我們也曾認為互聯(lián)網(wǎng)平臺肆意收集、兜售用戶信息造成了詐騙泛濫,從而出臺了《電信和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定》等條例辦法。為避免詐騙信息煩不勝煩的滋擾,我們開始使用各類信息篩選、過濾軟件等。然而18歲少女的死亡警醒我們:或許我們一直以來做的只是小修小補的工作,面對電信詐騙還相當無力。

  實名制不能徹底根除電信詐騙,它至多能提高詐騙透明度,讓公安機關的后期偵查更有章可循。電信詐騙重心在于“詐騙”而非“電信”,即便犯罪分子的身份信息已錄入相關系統(tǒng),有人依然會鋌而走險。事件中少女之所以上當,不是因為電話另一端是陌生人,而是因為對方掌握了她的“情報”和情緒。他知道她極需這筆助學金,甚至已截獲教育局發(fā)出的最新信息,知道面臨開學準大學生格外心焦。為此他一遍一遍地在電話那頭指導少女進行徒勞無益的操作,消磨其耐性、激發(fā)其憂慮、模糊其理智。犯罪分子熟練運用這一套心理戰(zhàn)術,已然表明自己的職業(yè)犯身份。據(jù)統(tǒng)計,近年來全國電信詐騙平均年損失達100億元左右,受騙者多為老年人。老年人的心態(tài)和急求助學金的學生較相像,被騙款額是他們用生命積攢下來的,視之愈重,便愈易被操縱。犯罪分子專挑“弱者”下手,制造了一起起不可承受的悲劇,這份扭曲的精明,豈是簡單的制度能堵截得了的?

  有人指責事件中銀行的反應,認為當公安機關立案后,銀行需立即凍結賬戶資金,如此便可防止悲劇發(fā)生。這種意見過于想當然。據(jù)公安機關調查,犯罪分子大多使用“多級轉賬”方式騙取金錢,即其向受騙者提供的賬戶只起過渡作用,隨即便將其抽空,轉向其他賬戶,凍結并無意義;另一方面,銀行為保護用戶安全,凍結資金需采取嚴格審批程序,而審批周期較長則使得凍結變得不再必要。其實,恰恰是在爭論由誰承擔主要責任時陷入的相互攻訐狀態(tài),讓我們再次感到無力和迷茫。相互攻訐的結果大多是一待事件遭人遺忘,一切便恢復如昨。我們與其采取各執(zhí)一端的偏頗立場,不如轉換思維,從全局出發(fā)。對如何防止電信詐騙之所以感覺無從下手,很多時候是因為個人使用信息的場合實在太多,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展和不同部門協(xié)作能力的提升,信息在反復流轉、復制、改造的過程中稍有不慎便會被盜竊。

  最近有這么一則新聞:6名曾在培訓學校工作過的人,將工作時偷拍的信息放到網(wǎng)上兜售。若按上面互相攤派責任的辦法,真相恐怕永遠不會被發(fā)現(xiàn)。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法》,明確信息采集各端的權責,完善信息采集、使用環(huán)節(jié)的個人授權工作,改變隨意使用個人信息的方式等,讓保護公民信息安全成為社會共識,讓任何盜竊信息的個人和單位都要受到法律追究,如此方能逐漸消除我們的無力感。

  少女的死亡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悲傷,還有希圖改變這一切的愿望:愿此事件成為終結電信詐騙的新起點。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