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雜文隨筆-正文
司徒偉智:關(guān)注“小善”的放大效應
//agustinmoreno.com2014-11-17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每天更新、目不暇接的凡人義舉報道,令“善行河北”網(wǎng)名聲遠播,竟至成為我所在滬上網(wǎng)友間的熱點話題。

  卻也聽到異議,說他瀏覽兩天,真正佩服的就是冒死攔火車避撞泥石流救下一車人的羊倌盧偉、撿到三十六萬元完璧歸還失主的保潔員胡玉蘭等幾位,“這才叫大善,難以超越。至于很多小善,難度不大,金額也不高嘛”。

  很清楚,諸如“省會七旬老人街頭摔倒,環(huán)衛(wèi)工人熱心扶起”啦,“流浪漢露宿橋下,熱心小伙送水送飯一周”啦,“博野殘疾男子甩出腰帶援救溺水者”啦,這般那樣,絕非轟轟烈烈。不過,事雖平凡,俱屬行善,體現(xiàn)核心價值觀,這就叫質(zhì)的規(guī)定性。惟此,再小的善事,也要叫好。能夠常態(tài)化,就更好。

  “憑這些‘扶一扶’‘送一送’,弱勢群體的困難會煙消云散?”不,天下沒這等便宜的事。但是,畢竟幫一點好一點。記得一則流傳廣遠的民間故事——一位老者早晨在海邊散步,發(fā)現(xiàn)很多被暴風雨卷上岸的小魚困在淺灘,即將因干涸而死。這時他看見一個小孩正把小魚一條一條地扔回海里,忍不住說:“這里有千萬條魚,你救不過來的。”小孩卻撿起一條說:“這一條救過來了。”又撿起一條說:“這一條也得救了!币粨煲蝗,其價值較之見死不救,畢竟判若云泥。因為再小的正數(shù),比起零,都是無窮大。

  小中寓大,又可以催生大或變成大,有人就此概括為“放大”效果。小善的“放大”,在于積聚作用,更靠感化效能。道德行為,一點一滴都深蘊人性,具有天然的感召力。一百年前的馬克·吐溫認為盲姑娘海倫·凱勒以一生不甘沉淪的人格,而有資格“和偉大的拿破侖一樣偉大”,說的就是這種感染作用。今天也一樣。你看,僅僅因為主持校友會的那位老同學將吐出的瓜子殼包進手帕,這天的會議室就沒有出現(xiàn)通常難免的滿地狼藉;僅僅因為那個剛上來的姑娘跟同伴講一口輕輕的吳儂軟語,整個旅途中,車廂里就再也沒有粗聲惡語。用宏觀的眼光看道德影響,每個人都是他人的環(huán)境。人們的行為習慣從來就不是孤立的,甲會影響乙,乙會影響丙;诖耍阋沧龊檬,他也做好事,結(jié)果呢,一加一往往不是二,得到的是三、是四,是一連串人群起效法!

  有機會行大善,從攔火車救下一車人到撿拾巨款歸還失主,何等令人神往。但是,這類機會照例少之又少。生活中,行小善的機會卻俯拾皆是,那就從自身做起吧。須知,小善到頭來也會放大的。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wǎng) 版 權(quán) 所 有 ,未 經(jīng) 書 面 授 權(quán)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wǎng)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diào)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