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nèi)心的淡定和從容。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系!边@段署名為“楊絳百歲感言”的話,雞湯味十足,手寫體也在網(wǎng)上傳播。人民文學出版社責編曾跟楊絳先生本人確認過,這不是她的話,手寫體的也不是她寫的。(5月26日《溫州晚報》)
著名作家、翻譯家、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105歲高齡的楊季康(筆名楊絳)先生,2016年5月25日1時10分逝世。消息傳出后,不少人在朋友圈上傳“楊絳百歲感言”,表達對老人的緬懷之情。沒想到,這段“楊絳百歲感言”竟然是假的,其諷刺意味不言而喻。
“楊絳百歲感言”在網(wǎng)上瘋傳,一方面是楊絳先生的影響力實在巨大,加之這段“感言”和楊絳的“風格”比較接近。事實上,楊絳在96歲高齡時,曾經(jīng)寫下“我已經(jīng)走到人生的邊緣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沒有了’。中外一例,都用這種種詞兒軟化那個不受歡迎而無可避免的‘死’字!睏罱{清醒而冷靜地把人的必然歸宿稱為“回家”,對人生的思考如此深刻,深深打動了廣大讀者。
“楊絳百歲感言”流行,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當下某些人信仰缺失、心靈空虛,試圖從“雞湯文”中尋找慰藉,借此解開自己的某種心結。這也是微信上“雞湯文”大行其道、很受歡迎的原因。很多微信公眾號抓住公眾的這一心理,胡編亂造一些“勸世文”,巧妙地植入各種廣告,大肆進行營銷,從中獲利不菲,甚至數(shù)錢數(shù)到手抽筋。
子虛烏有的“楊絳百歲感言”瘋傳,折射出當下的社會有不少人已經(jīng)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其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被別有用心的人“洗腦”,很容易盲目跟風,很容易受騙上當。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熱衷于傳銷,那么多的人熱衷于購買保健品,那么多的人輕易就被一些“大師”忽悠?究其原因,就是這些人缺乏獨立思考能力,輕信別人、人云亦云。
真正的強者,在遇到困難或者挫折時,絕對不會從“雞湯文”中去尋求心靈的慰藉,而是直面困難和挫折,反省自身的不足,并努力彌補自己的不足,以加倍的努力去獲得成功。沉迷于“雞湯文”,為自己的人生不如意找到宣泄的借口,只能意志消沉,隨波逐流。
楊絳說過:“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睏罱{的“不爭”不等于無所追求,更不等于喪失思考能力。事實上,正是由于楊絳先生對學問孜孜不倦的追求,才讓人們對她刮目相看,肅然起敬。楊絳先生愛惜羽毛、卓爾不群,誓死捍衛(wèi)自己獨立的人格,數(shù)十年如一日潛心于自己的學問,和沉迷于“雞湯文”自暴自棄顯然不是一碼事。正因為如此,楊絳才贏得了“無官無位,活得自在,有才有識,獨鑄偉詞”的評價。
李浩燃:“網(wǎng)絡劫持”式的轉載當休矣 2015-04-27 |
楊絳“被病危”是情懷炒作習慣使然 2016-05-23 |
“楊絳被病!本壓稳绱耸荜P注 2016-05-25 |
紀念作為知識分子的楊絳 2016-05-26 |
先生楊絳“走”了 但“彩霞”依舊 2016-05-26 |
她終于回到了“自己的世界” 2016-05-26 |
楊絳仙逝,洗盡鉛華魂歸故里 2016-05-26 |
學生幫環(huán)衛(wèi)工父親掃大街咋成了新聞? 2016-05-26 |
當學楊絳先生的淡定與從容 2016-05-26 |
沒讀過楊絳的書也照樣能“點蠟燭” 2016-05-27 |
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wǎng)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jīng)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wǎng)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