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起,大媽們談論的話題從電視劇變成真人秀。也難怪,近幾年的真人秀實在太熱了。打開電視,每個頻道至少有一兩檔重金打造的真人秀。真人秀的井噴也炒熱了一個原本不是問題的問題,那就是真人秀是不是應該有劇本?
要明白這個問題,首先得弄明白真人秀是個什么東西。
真人秀的靈感最早來源于電影《楚門的世界》,它講述了一個名叫楚門的熱門肥皂劇主人公,他身邊所有的事情都是虛假的,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是演員,他的人生是被操縱的一場戲,并且向觀眾24小時直播,而他對此一無所知。這個荒誕的故事就像對電視的一種隱喻,而中文的“真人秀”三個字,也是由這部電影的英文名“The Truman Show”直接音譯而來的。
一般來說,真人秀包含兩個特質(zhì):虛擬情景、真實記錄。真人秀的真實不在于記錄的內(nèi)容是完全真實的,而在于記錄的過程是真實的。你會看到攝影師扛著攝像機奔跑跟拍,會看到明星對著鏡頭內(nèi)心獨白,你能相信每一個鏡頭都是真實的,但這種真實產(chǎn)生于虛擬的情境。從這一點上看,劇本的存在不過是讓節(jié)目的虛擬情境更為完美。
觀眾們對真人秀劇本的糾結,實際上只是自己太過入戲了。他們太希望節(jié)目絕對真實,只有這樣,才不會浪費他們看節(jié)目時產(chǎn)生的真情實感。觀眾喜歡看明星也被雞毛蒜皮為難,喜歡看當面撕X或者無限度秀恩愛,明星們所謂的真情流露大大滿足了觀眾的偷窺欲望,一些共通的情感更是讓人親切共鳴甚至產(chǎn)生道德上的優(yōu)越感。
在娛樂工業(yè)豐富的擬真技術之下,明星們卸下了妝,帶上了老婆孩子,走下了舞臺走進了觀眾的生活空間。屏幕上的“真實”被剪輯得充滿誘惑力,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和豐富泛濫的情感,營造出“比真實更真實”的情境。逼真的情境讓觀眾誤以為自己也可以參與其中,就算這些情境邏輯混亂,觀眾也可以對此自動過濾,欣然接受。
真實越是珍貴,就越是容易被消費。為了更好地被消費,真人秀變得越來越迎合觀眾的口味。觀眾喜歡曖昧,于是主角之間就產(chǎn)生了曖昧;觀眾喜歡聽故事,于是滿屏幕都是感動中國的旋律。觀眾的口味逐漸被馴化為固定的格式,從而進行標準化生產(chǎn),你能看到的顏好情商高溫情款款帥氣暖男,或者呆萌智商高逗比氣質(zhì)高冷段子手,都是千錘百煉之后最老少咸宜、符合大眾口味的標準化產(chǎn)品。
真實不是真人秀的本質(zhì),而只是真人秀的一個賣點。真實的目的是為了娛樂,說白了就是為了讓大家開心,然后乖乖掏錢。讓人掏錢先得取悅觀眾,能取悅觀眾的不是現(xiàn)實的平淡粗糲,而是包裝加工之后的戲劇沖突,是符合人們期待的“真實”,而非現(xiàn)實存在的真實。如果“真實”有違期待,觀眾就會奮起“反抗”。曹格的女兒在上《爸爸去哪兒2》時就被人罵“長得太丑”,甚至還有網(wǎng)友義正言辭地說:“我們花錢看電視,不是為了看那么丑的小孩使小性子!”。
真人秀從來沒有承認過自己是紀錄片或者新聞專題,它只是一場童話般的“秀”。即使童話里都是騙人的,但人們依舊缺少不了童話;即使真人秀并不真實,但它只要符合觀眾所期待的真實度,它就是真實,甚至“比真實更真實”。所以,不要質(zhì)疑真人秀節(jié)目的誠意,導演才是懂你的人,他知道你所期望的從來不是直面真實。
“蟻族”:需要的不是憐憫 2010-01-12 |
錢江晚報:從透明走向開明 2012-12-26 |
楊公振:只想給你一個美好未來 2013-05-31 |
睡會該怪誰? 2013-06-05 |
常回家看看成“門口瞅瞅”? 2013-08-07 |
人民日報:標注共產(chǎn)黨人的精神坐標 2014-10-08 |
我在我思:讓法治成為我們共同的信仰系列談 2014-12-23 |
解放日報:統(tǒng)計官員“臉紅”以后怎么辦? 2009-08-30 |
解放日報:統(tǒng)計官員“臉紅”以后怎么辦? 2009-08-30 |
話題圓桌:公共交通:為什么總有人為你發(fā)愁 2009-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