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山西晉城市澤州縣的半坡古村,共有明清時期的院落古宅多達六七十處。2007年,該村被認定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就在同年,當地政府突然將全村近200戶居民進行了強制搬遷。隨后,地方政府又以復墾的名義,將這些古宅強制拆除。2013年,半坡古村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稱號被核銷。(據2月2日央視報道)
半坡古村是《康熙字典》總閱官陳廷敬祖輩一直居住的地方,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皇城相府近在咫尺,是晉城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大量古宅文物被毀令人惋惜,但當地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沒什么大不了的”。究其因在于,在地方政府的價值次序中,謀求可觀的經濟利益比保護古建筑要重要得多。
從央視報道可知,對半坡古村進行“強制搬遷”和所謂“復墾”,真正原因是當地政府與晉煤集團達成了一項協(xié)議——政府遷走占地32畝的半坡古村,晉煤集團可在當地采掘原煤300余萬噸。如果按照500元一噸的均價計算,這項協(xié)議可為當地創(chuàng)造經濟效益15億元。正是嗅到了錢味,地方政府和企業(yè)才動了“邪念”。
為了給煤炭開采騰地方,不惜將一座明清古村挪位置,這樣的選擇備受當地民眾詬病,在網上也遭到了網友的齊聲吐槽。澤西縣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也與中央“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的要求背道而馳;從保護歷史文物和維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層面來看,為了挖煤而拆毀古建,也是極不明智的“下下策”。
早在上世紀80年代,習近平在談及文物保護工作時就說過,“我們保護不好,就是罪人,就會愧對后人”。2000年,習近平又對萬壽巖遺址保護做出批示,“保護歷史文物是國家法律賦予每個人的責任,也是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重要內容”。澤西縣為挖煤而毀古建的做法,無疑就屬于習近平所批評的“罪人”行徑。
半坡古村被毀,只是中國當前古建保護乏力的例證之一。近些年,隨著城鎮(zhèn)化加速推進,傳統(tǒng)村落一直在大量消失。湖南大學中國村落文化研究中心調查發(fā)現,從2004年到2010年,長江、黃河流域頗具歷史、民族、地域文化和建筑藝術研究價值的傳統(tǒng)村落,已經從9707個銳減至5709個,平均每天消亡1.6個。
如何讓那些珍貴的古建筑能夠更長久地留存于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地方政府尤其是文物保護部門,要對古建筑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要站在對子孫后代負責的高度,與破壞古建的勢力做斗爭。退一步說,即使因為種種原因實在難以做到就地保護,也不妨通過遷移和異地復建等形式,將對古建的損失降到最低。
當然,在解決此類矛盾的過程中,光靠文物保護部門一家之力顯然也難以奏效。要保護古建筑,更需要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制定和執(zhí)行工作。事實上,只有在政府、民間、法律的三方聯(lián)動之下,我們才能避免半坡古村的悲劇再次上演。
文物不可再生,毀掉一個少一個。在經濟發(fā)展方式轉型的關鍵時期,不要讓經濟發(fā)展的沖動毀了我們的文化和文明,而應該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我們的歷史文物。半坡古村的傷痛告訴我們,保護這些承載了民族歷史與記憶的古建,已經刻不容緩。別讓經濟利益熏沒良心,這是每一個尊重歷史的人都應該堅守的底線。
中國青年報:“原汁原味”保護背后的別樣動機 2009-05-21 |
中國青年報:“原汁原味”保護背后的別樣動機 2009-05-21 |
陳 原:文物,必須活起來 2012-07-27 |
姜春媛:古城之火何時不再蔓延? 2014-04-14 |
翻新古村離“給長城貼瓷磚”有多遠 2014-04-22 |
翻新古村離“給長城貼瓷磚”有多遠 2014-04-22 |
翻新古村離“給長城貼瓷磚”有多遠 2014-04-22 |
王景曙:景區(qū)開發(fā)理當讓原住民共享收益 2014-08-18 |
羊城晚報:“古宅”不該在現代夾縫間殘喘 2009-08-03 |
羊城晚報:“古宅”不該在現代夾縫間殘喘 2009-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