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科教-正文
讓職稱制度激勵和集聚人才
——解讀《關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之五)
吳江
//agustinmoreno.com2016-03-31來源: 光明日報
分享到:更多
 一位育種專家培育出好幾個玉米新品種,每年為國家增產糧食數千萬公斤,卻由于沒有精力寫論文,連副研究員都評不上,F實中,這樣的“職稱尷尬”不在少數,也是人才體制機制改革中的焦點問題。

  近期出臺的《關于深化人才發(fā)展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提高評審科學化水平!比丝诩t利要靠制度才能轉化成人才紅利,職稱評定制度的好壞則關系到整個人才隊伍建設,關系到我們能不能實現人才強國的目標。對于人才制度,《意見》堅持問題導向,及時把地方創(chuàng)新和各類改革經驗上升為中央政策,有助于我國加快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

  評用脫節(jié)一直是職稱制度問題的一大弊端。政府管得太多,用人單位缺乏自主權,造成了“用的評不上,評的用不上”!兑庖姟窂娬{突出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釋放了積極信號。這個主導作用就是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要讓用人單位擁有評審權、聘用權。對于高校、科研院所和國有企業(yè)等有條件的單位,要鼓勵他們自主評審,調動用人單位的積極性。在評定方式上也可以更加靈活多樣,允許一所一法、一校一法,用不同的尺子去衡量。

  “合理界定和下放職稱評審權限”——《意見》的這一要求給相關職能部門提出了新的課題。政府放權但不能丟責:在法律框架內,哪些可以放哪些不能放,權力下放后,哪些該管哪些不該管,政府要盡快列出責任清單;應按照職業(yè)大典對相關職業(yè)的技術能力要求,盡快建立職稱制度的國家標準,推進職業(yè)資格立法;公共部門的職稱評定關系到公共服務質量,在配置中要加強調控;要監(jiān)管質量,將事前監(jiān)管變成事中和事后監(jiān)管,杜絕暗箱操作、非法牟利等行為。

  職稱評定中對外語、計算機等“一刀切”要求的機械規(guī)定,曾為不少專業(yè)技術人才所詬病。此次《意見》明確提出對外語和計算機考試不作統(tǒng)一要求,這遵循了人才評價的規(guī)律和客觀實際,減輕了專業(yè)技術人才的應考負擔,順應了廣大人才的期待。事實上,這項改革已經破冰:2015年人社部聯合國家衛(wèi)計委出臺文件,不再將論文、職稱外語等作為基層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人員職稱申報的硬杠杠,深受基層衛(wèi)生人員歡迎。

  職稱直聘為高端人才開辟了一條憑專業(yè)能力快速晉升的“綠色通道”,F實中,一些高端人才包括海歸人才在被引進后還要“熬年頭”才能逐級晉升職稱,極大地影響了他們?yōu)閲ЯΦ臒崆椤!兑庖姟穼⑻剿鞲邔哟稳瞬拧⒓毙杈o缺人才職稱直聘辦法提上日程,突破了資歷條件和職稱職數的限制,有助于解決從國外引才中遇到的新問題,適應了人才的跨國跨境流動。在實際操作中,直聘與正常聘用之間應把握平衡,堅持質量,不能一哄而上。

  一段時期以來,職稱評定多集中在事業(yè)單位、科研院所,甚至被視為體制內人才的專屬。作為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重要力量,廣大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卻因“職稱瓶頸”頻頻遭遇職業(yè)上升“天花板”,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嚴重受挫!兑庖姟诽岢,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社會組織人才申報參加職稱評審渠道,這說明職稱評審覆蓋范圍正在從體制內走向全社會,體現了以人為本、一視同仁,有助于營造人人皆可成才的良好氛圍。

  深化職稱制度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社會系統(tǒng)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的進程中,職稱制度發(fā)揮著激勵人才、集聚人才的作用,相關部門和單位應按照《意見》精神,充分遵循市場規(guī)律和人才成長規(guī)律,大膽實踐、不斷完善,將其打造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

  (作者系中國人事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研究員)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