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甘肅會寧,因盛產高考狀元而被譽為“狀元縣”。然而,就在尊師重教的會寧,去年11月啟動的一次招錄警察的計劃,引得大批基層教師離崗,轉而成為公安戰(zhàn)線的一分子。王丹就是他們中間的一員。在會寧全縣,此次總共招錄了189名警察,其中有171名來自教師行業(yè)。(8月12日《中國青年報》)
一次招警考試,教師占了絕大多數,難免讓人產生“狼來了”之憂。如果考慮到全部報名人數達1100多人,有974人參加了考試,而其中教師僅占了一半還多,那么這種擔憂就有些多余。據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3年,全國有各級各類學校有專任教師1476萬人,工作于全國52萬所學校,支撐起了2.57億在校學生,而同期我國有事業(yè)單位111萬個,事業(yè)編制3153萬人,教師人數占整個事業(yè)單位人數的達46%。全國如此,一個縣也大同小異,很多地方的教師人數幾乎占財政供養(yǎng)人員總數的一半。從比例上看,參考人數占總數一半的教師,符合實際的需要。
不可否認,在“高于地方,略低于軍隊”的薪酬制度下,警察待遇確實具有更多的吸引力。不過,如果進行橫向比較,警察和教師之間孰優(yōu)孰劣,似乎并沒有絕對的結論。因為相比較而言,警察職業(yè)不僅辛苦,而且還可能面臨著生命的危險。在每年地職業(yè)風險排名中,警察都因為因公死亡和致殘的人數過多而名列前茅。更何況,雖然教師職業(yè)也很辛苦,也有很多教師工作在較邊遠的山區(qū),然而此次招考的警察,絕大部分都分配到基層,并沒有什么區(qū)域優(yōu)勢,而報考的人員之中也不乏在縣城上班者。因而,以此弱化教師的地位并發(fā)出喟嘆,顯然有些過于矯情。
那么真實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占有財政供養(yǎng)人數很大比例的教師,通近考試而選擇了警察職業(yè),其間沒有教師大量流失的悲情。雖然報考的原因很多,但根本上還是在于“職場圍城”的定律在發(fā)揮作用。就如同婚姻的圍城一樣,從事教師職業(yè)的人員想走出去,換一個崗位或者環(huán)境,而在圍城外的人又拼命想跑出來。教師如此,警察行業(yè)又何嘗不是如此?近年來,從法院到警察,司法系統(tǒng)人員的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在基層的公務員中,同樣面臨著流失率高而報考人員越來越少的窘境。
一次原本符合規(guī)律的正?间洠绻毁N上“引發(fā)教師離職潮”的標簽,就可能在輿論上弱化教師的職業(yè)地位,并引發(fā)群體性的職業(yè)焦慮和地位抱怨,并加速跳槽行為的發(fā)生。教師換崗為警察,兩個自認為“弱勢”的群體,何以會出現形勢的逆轉?說白了,還是在社會偏見與誤導之下,個體對職業(yè)還缺乏清晰的定位,也就導致轉崗的過于盲目。
如同婚姻的處理一樣,無論是走進圍城還是走出圍城,都需要當事人更加理性。無論是作出何種選擇,都應當要有自己清楚的判斷,而不能受到輿論的誘導。這些年,從教師到醫(yī)生、從城管到警察,從環(huán)衛(wèi)到保安,很多職業(yè)都有被標簽化的趨勢,使得從業(yè)的選擇面越來越窄。尤其是對職業(yè)教育的社會化偏見,導致職業(yè)教育與綜合教育出現了失衡,大學生寧愿結構性過剩也不愿讀職校,自然也就會受到市場的無情懲罰。對于職業(yè)的選擇,又何嘗不會如此?看不到教師大量轉崗警察的“職場圍城定律”,或許才是當前最大的社會隱憂。(堂吉偉德)
任宇波:補充幼師當以開源為主 2011-02-15 |
網絡生存——別樣的孤寂 2011-04-14 |
彭 健:可以不教學生“如何給領導開電梯” 2011-05-25 |
王 鷹:權力專橫就是魔鬼隱藏的細節(jié) 2011-06-09 |
“海歸女對掐主持人”的真正贏家 2012-01-22 |
不要苦了教師 2012-06-07 |
奢華大樓,不能僅止于“騰退整改” 2013-11-01 |
南平學生被殺血案續(xù) 家長校門口打橫幅抗議 2010-03-29 |
圈點新聞 2015-01-23 |
紅網:讓代課老師有尊嚴地離開才對得起歷史 2010-0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