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盡管大學校訓被許多學者稱為一所大學的“精氣神、育人綱”,南都數(shù)據(jù)分析卻發(fā)現(xiàn),我國大學校訓缺乏獨特性,909所高校的校訓只用到了605個漢字,其中“學”和“德”兩字出現(xiàn)頻率最高,均在400次左右。(6月9日《南方都市報》)
全國909所高校的校訓只用到了605個漢字,總是在“博學、厚德、篤行、求實、創(chuàng)新”等高頻詞之間來回倒騰。大學校訓千校一面,學生們滿意嗎?當然不!在一項“您認為我國大學校訓存在哪些問題”的調(diào)查中,47.7%的人認為,我國大學校訓趨同化嚴重,沒有個性和創(chuàng)意;24.33%的人認為大學校訓過于“逢迎領(lǐng)導、投其所好”,缺乏故事和情感;16.58%的人認為我國大學校訓多從古老的經(jīng)典中尋找,沒有實際意義。
大學校訓之所以如此雷同,其實正是創(chuàng)新不足、文化貧血的表現(xiàn)。像青島大學的校訓是“明德博學、守正出奇”;上海機電學院的校訓是“明德至善,博學篤行”;吉林農(nóng)大的校訓是“明德崇智,厚樸篤行”;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的校訓是“明德尚行,學貫中西”……怎么樣,看這些校訓是不是長得很像,根本分不出來這背后到底是一所具有何種特點的大學?這其實也從側(cè)面說明了當下大學辦學缺乏特色、缺乏創(chuàng)新精神的現(xiàn)實。
事實上,那些讓人過目不忘的校訓,大都貼合大學精神、本校傳統(tǒng),且文化淵源深厚,像哈佛大學的校訓是“與柏拉圖為友,與亞里斯多德為友,更要與真理為友”;耶魯大學校訓就是三個拉丁文單詞“Lux et Veritas”,意思是真理和光明……充滿著人文光輝與對真理的追尋精神。
我們也不是沒有好的校訓,像啟功先生為北師大題寫的校訓“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就十分貼合北師大的學校特點。而清華大學的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則來源于《周易》的兩句話。民國時期,梁啟超在清華大學任教時,曾給當時的清華學子作了《論君子》的演講,他在演講中希望清華學子們都能繼承中華傳統(tǒng)美德,并引用了《易經(jīng)》上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話語來激勵清華學子。此后,清華人便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8個字寫進了清華校規(guī),后來又逐漸演變成清華校訓。一看清華的校訓就頗有文化淵源、勵志精神,也令人印象深刻。
校訓是一所大學的靈魂,是激勵莘莘學子自強不息的動力。我們別總是弄出一副千人一面的干癟靈魂示人,這實在是大學的悲哀,也會讓在這樣大學里就讀的學子對母校缺乏強烈的認同感與自豪感。
殷國安:標語口號式大學校訓有何實際意義 2013-02-25 |
新聞觀察:校訓要有個性,更要逐字落實 2013-02-26 |
校訓要有個性,更要逐字落實 2013-02-26 |
今 語:沒有靈魂的校訓不足為訓 2013-02-27 |
光明日報:校訓承載中華民族核心價值觀 2014-07-29 |
讓校訓之光照亮人生之路 2014-07-31 |
陳 駿:誠樸雄偉,南大的精神守望 2014-08-05 |
徐 梓:校訓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 2014-08-06 |
孫邦華:校訓貴在“借古開今” 2014-08-07 |
王傳濤:校訓趨同背后是高校發(fā)展路徑趨同 2014-08-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