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校訓體現(xiàn)一所大學的品格和精神氣質,承載一所大學的歷史底蘊與價值追求。透過校訓,可以看到一所學校的信仰和堅守。“誠樸雄偉,勵學敦行”,這是南京大學的校訓,也是百年南大精神的守望。
兩江師范時期,學堂監(jiān)督李瑞清提出了“嚼得菜根,做得大事”的校訓,南高師時期繼承其辦學思想,明確校訓為“誠”,希望全校師生誠意正心,以“誠”作為立身立業(yè)、為人為學之本。當時的學生,后來的著名學者陳訓慈回憶當年校園,“教授于授課之外,頗多‘身教’之功;至誠感孚,其效以漸。同學之中,雖少殷勤周洽之作態(tài),常存坦白誠摯之真情”。
中央大學時期,校長羅家倫強調“一個大學對于民族的使命”,把“誠樸雄偉”四字作為中央大學的校訓。南京大學另一個重要源頭金陵大學,也將“誠真勤仁”作為立校的精神之本。
被譽為“一代耆儒”的中央大學教授王伯沆,在日本侵略軍占領南京前夕家中一貧如洗,因身染重疾,又上有八旬老母,不能外出避難,不得已靠出賣藏書維持生活。但當王先生獲悉出高價收買藏書者是大漢奸陳群,立即退還書款:“我的書賣給識者,絕不賣給漢奸!1937年,在抗日戰(zhàn)爭的炮火中,中央大學西遷四川,因不忍農學院牧場大批畜禽良種落入敵手,在牧場技師王酋亭的帶領下,牧場工人歷經(jīng)千辛萬苦,歷時一年,終于將這批珍貴畜禽良種及教學實驗動物運抵重慶。
這些光陰的故事,詮釋著南大人一以貫之的誠樸學養(yǎng)、境界和生活方式,也詮釋著在一個個歷史節(jié)點上,南大人雄偉的理念、事功和理想目標。
誠樸雄偉、自強不息的傳統(tǒng)精神,始終與時俱進,歷久彌新。1978年5月,南京大學哲學系青年教師胡福明以“特約評論員”名義,在光明日報發(fā)表了題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文章,揭開了思想解放的大幕。改革開放之初,南京大學老校長匡亞明動員廣大專家和學者,歷時20年潛心研究,推出《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200部,成為世紀之交“規(guī)模最大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文化研究工程”。恰如閔乃本院士與他的團隊榮獲2006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一大批重要的學術和科研成果,都是在南大校訓精神的鼓舞下、追求卓越和創(chuàng)新的智慧結晶。
2002年百年校慶之際,時任校長蔣樹聲集全校師生智慧,推出新的“誠樸雄偉,勵學敦行”八字校訓。“誠樸雄偉”繼承了中央大學時期的校訓,而“勵學敦行”則是從中國前賢名句中選取,也是南京大學固有的精神特質。
南京大學校訓凝聚著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她根植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延續(xù)著南大人百年來的悠長文脈。在今天,時代賦予校訓以新的內涵,校訓也在推動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大學精神,并積極影響和滋養(yǎng)時代精神的塑造。在我看來,當下,南京大學校訓中的“誠樸雄偉”,還表現(xiàn)在大學要回歸大學之道、堅守大學之本、重塑大學之魂,要堅持按教育規(guī)律辦教育,按大學規(guī)律辦大學,以立德樹人為核心,堅守大學精神;“勵學敦行”,則需要我們以問題驅動,做原創(chuàng)科研,提高原始創(chuàng)新能力,助推經(jīng)濟社會轉型升級,回應國家經(jīng)濟社會轉型的時代需要。
守望校訓,就是守望著大學的傳統(tǒng)和氣質,責任和擔當;守望校訓,就是守望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守望著我們的夢想和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