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每逢雨季,中國各大城市常常會出現(xiàn)“看!本坝^,甚至會出現(xiàn)溺亡事件。現(xiàn)代大城市基本都是水泥叢林,建筑眾多,路面硬化,加之熱島效應易導致局部地區(qū)出現(xiàn)暴雨,而降雨幾乎無法滲入地下,所以出現(xiàn)“都市型洪水”并不稀奇。
日本是溫帶海洋性氣候國家,降水量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近2倍,是降水特別豐富的國家。尤其是夏季,臺風頻繁,時常大雨滂沱。不過,在東京這樣著名的國際大都市,我卻從未目睹過降雨后道路淪為澤國的畫面,甚至路面都很少發(fā)現(xiàn)小水洼。即使個別地區(qū)曾發(fā)生局部“都市型洪水”,但受益于東京為解決都市水患而多管齊下的努力,這一問題已經(jīng)基本得到解決。
1994年,東京23區(qū)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百分之百下水道覆蓋,總長約1.6萬公里。這些管道的直徑從25厘米到8.5米不等,如此長的下水道可以使落在道路上的雨水迅速排走。東京干凈整潔的街道,也充分促進了下水道發(fā)揮作用。試想,如果街道骯臟不堪,下水道格柵長期被垃圾、泥沙等堵塞,不僅雨水流不走,管道早晚也會堵塞。
由于地形問題,光靠下水道顯然無法順利排走雨水,所以東京還建設了大批排水泵站。此外,東京市內(nèi)河道縱橫交錯,除了荒川、隅田川這樣的大河,很多小河都作為排水溝使用,而沒有為獲得地皮加以填埋。這些小河都利用混凝土建設了護岸,對排水發(fā)揮巨大作用。除了排水溝,東京星羅棋布的湖泊和池塘,如不忍池、碑文谷池和洗足池等,都發(fā)揮了存蓄雨水的天然水庫的作用。
“降下來是洪水,降不下來就缺水”,這是很多大城市面臨的問題。如果能夠有效利用雨水,可以同時解決洪水和缺水的問題。因此,日本的大城市非常重視攔蓄雨水作為資源,“流走是洪水,攔住是資源”的意識深入人心。
現(xiàn)在,響應“在首都中心建立微型水庫”的口號,東京有超過1000座高層建筑引入了雨水利用設施,兩國國技館8400平方米的大屋頂能收集1000立方米雨水,平時用于沖洗廁所,夏天可以用于冷氣設備,冬季降雪時,還可以通過噴水把堆積在屋頂?shù)难┤诨。這些雨水收集設施對減少降雨外流、防止城市水災發(fā)揮了不小作用。
除了硬件建設外,日本的氣象預報詳盡且準確,有利于市民提前防災并避免洪水影響。目前,氣象廳對于降雨實施降水短期預報和降水實時預報,降水短期預報以30分鐘為間隔發(fā)布一次,預報此后每小時的雨量。從2004年6月1日開始,氣象廳還采取了更為迅速的降水實時預報,而從2011年3月1日開始,每隔5分鐘就預報一次降水情況。
國內(nèi)每次發(fā)生“都市型洪水”,就會引發(fā)市民一片牢騷,媒體也會發(fā)一番感慨。不過,洪水退去后,又一切照舊。李克強總理日前指出,新型城鎮(zhèn)化建設既要重“面子”,也要重“里子”,這值得很多城市管理者深思。其實,日本大城市防止內(nèi)澇的措施,并沒有什么高深莫測的東西,關鍵是愿不愿意做。如果為政者不只追求外表光鮮,而注重增強城市的“體質(zhì)”,“都市型洪水”并不難防御。
馬紅漫:東京堵而不塞的啟示 2010-12-24 |
馬紅漫:東京堵而不塞的啟示 2010-12-24 |
吳睿鶇:治愈城市內(nèi)澇需未雨籌“法” 2011-06-23 |
鄧佑標:“逢雨必澇”對城市化的拷問 2011-06-24 |
趙 勇:跳出“低標準陷阱”,需要高標準行動 2011-07-21 |
劉武。簽橄滤懒⒁徊糠 2012-08-01 |
新聞觀察:10年改變“逢雨看!保浩谂尾... 2013-07-24 |
10年改變“逢雨看!保浩谂尾㈧ 2013-07-24 |
錢江晚報:一天賺2.5億,我害怕了 2009-12-01 |
錢江晚報:一天賺2.5億,我害怕了 2009-1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