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2014年4月,21歲大學生李翠去世前,簽署了遺體捐獻書。最終,她的眼角膜給兩位患者帶去了光明。然而時至今日,李翠的親屬仍在為她的事情奔波:當初河南省紅會曾承諾今年清明會將李翠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但現(xiàn)在功德碑上仍沒她的名字。對此,有關機構(gòu)表示,眼角膜屬于人體組織,不屬于器官,所以器官捐獻功德碑上不會刻捐獻者的名字。(10月18日《遼沈晚報》)
捐獻眼角膜能給他人帶去光明,帶去溫暖,帶去陽光,這樣的民間善舉,應該得到“善終”——將捐獻者的名字刻在功德碑上才是。將之銘刻在功德碑上,并不意味著,李翠的家人想讓李翠長期得到他人的敬仰,而是代表著一種對捐獻善舉的認可。卻引來紅會“捐眼角膜不屬于捐器官,不會在功德碑上刻捐獻者名字”的說辭,讓人感到一陣陣心寒:這是不是一種有失人性化的狹隘功德觀,甚至是一種霸道邏輯?
雖然按照嚴格界定,眼角膜確實只屬于人體組織,并不屬于人體器官。換言之,眼角膜只是構(gòu)成眼睛這一器官的組織之一,不是一個完整的器官。但這種學術(shù)上的概念區(qū)分,不能用來區(qū)別對待現(xiàn)實中的捐獻者。無論捐獻者是捐獻了一個人體組織,還是一個人體器官,他們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都一樣高尚,即使單純捐獻了眼角膜,也應被紀念和緬懷。我們不是經(jīng)常倡導“愛心不分大小,慈善不分多少”嗎?在現(xiàn)實中,捐一百元是行善,捐一元錢也是行善,都能產(chǎn)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功效。捐獻人體組織與人體器官,也是同樣道理。
僅拿捐獻眼角膜來說,目前我國眼角膜捐獻還很少,缺口非常巨大。今年2月有報道稱,我國每年約有20萬人需做眼角膜移植手術(shù),但實際完成移植的患者只有5千-1萬例,主要原因之一,便是角膜供體不足。而在美國,眼庫一年能拿到十萬個角膜,每年開展手術(shù)4.5-5萬例,在完全覆蓋本國手術(shù)需求之后,還能實現(xiàn)角膜輸出,輸送到日本、新加坡、韓國等國家。在這種緊俏情況下,有關機構(gòu)恐怕不宜對捐獻者“挑肥揀瘦”,只珍視人體器官和遺體捐獻者,卻輕視甚至“賤視”人體組織捐獻者。
有網(wǎng)友還質(zhì)問得好:“捐眼角膜不屬于捐器官,請問:眼角膜是從地里長出來的嗎?”這個質(zhì)問,其實反映出眾多老百姓最樸素的想法:只要捐獻了身體上有用的部分,不管捐的是哪個部分,都應該算得上功德一件。正如另一網(wǎng)友所說,“別跟我討論哪里是組織,哪里是器官,在實際生活中,咱們老百姓并不知道這個區(qū)別”。在人家做出捐獻義舉之后,有關機構(gòu)再來區(qū)別誰捐獻得重,誰捐獻得輕,進而區(qū)別對待,就會傷害無私奉獻者的心,影響更多的人參與人體組織、器官乃至遺體捐獻這個公益事業(yè)。
孔子云:“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對于捐獻者,無論是捐獻人體組織、器官或者整個遺體,有關機構(gòu)不應該只看到人體組織、器官或遺體,應當看到他們是一個個雖死猶生的、偉大的“人”,他們在離世之前還想著付出,奉獻愛心,茫茫人海、蕓蕓眾生中,有多少人能做到?(何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