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民生-正文
張 鐵:因為有愛,每句話都要好好說
//agustinmoreno.com2015-06-29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親密關系,也需要靠培養(yǎng)、靠經營。少些無心惡語很重要,多些“甜言蜜語”卻也不妨礙

  堵在路上時妻子來電話問幾點回家,還沒說完你就掛掉了電話;周末想睡個懶覺,孩子卻嚷嚷著要去動物園,煩躁起來吼了幾句;父親碰倒了花瓶,你一邊收拾一邊埋怨他怎么那么不小心……假如時間在這一刻定格,讓你感受一下妻子、孩子、父親的心情,會怎樣?

  近日看到的一段視頻,就以直觀的方式,促人換位思考。制作方以試鏡為名,邀請了幾組家庭。面對鏡頭,試鏡者回憶對親人語氣不好的場景。而此時,另一個房間的家人打來電話,催他或她趕緊過去。試鏡者被要求模擬當時的語氣,不知情的家人卻當了真。鏡頭記錄下的,是家人的失落、沮喪甚至眼淚,當然,還有試鏡者深深的內疚。

  這絕非有意的傷害,但即便只是無心的過失,也著實讓人黯然。有心理學家認為,人類經驗的核心是個體分離帶來的“存在性焦慮”,而建立親密關系正是為了應對這種基本感受。一旦親密關系因為種種原因被打破,斷裂感帶來的將是恐懼與空虛。試著想想,如果你所在乎的人,言語行動間透露出敷衍、冷淡或是厭煩來,你會不會也有心里一陣被掏空的感覺?

  為什么對親近的人有時候往往會更不耐煩?有人分析,這源于“我不會受到傷害”的潛意識,其實是一種更為親密的心理體驗。也有人從經濟學角度解釋,對家人好的邊際成本高于收益,對陌生人好的邊際成本低于收益,所以更多微笑留給了那些不熟悉的人,就像那句流傳很廣的歌詞: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

  在視頻中,鏡頭的存在雖然或多或少夸大了無心冷語帶來的傷害,卻也讓人想到“拔釘子”的說法:發(fā)脾氣就像往墻上釘釘子,拔出來固然容易,但釘眼卻難以抹平了。面對親人,如若真的“有恃無恐”,反而讓眼前人、身邊事成了陽光照不到的暗角。如果說人和人之間有一個感情賬戶的話,關系越是親密,彼此的存款就越多。只是,取多存少,賬戶遲早會被透支。

  《論語》里,孔子曾以“色難”二字,道盡兒女對待父母之道。所謂色難,是說保持和顏悅色,是最難以做到的。其實不僅是對父母,對伴侶、對親朋,也是一樣。我們固然不能時時保持良好心緒,但身邊人不是垃圾桶,更需要選擇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場合,用有分寸、有技巧的言語行動表達情緒和意見,讓他們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所謂“發(fā)乎情,止乎禮”,說的又豈止是男女之情?

  不久前的父親節(jié),很多人曬出與父親的合影,卻也引來與母親節(jié)時同樣的揶揄,你在朋友圈這么孝順,你爸爸知道嗎?傳統上認為,中國人不擅長表達感情,一句“我愛你”都難以啟齒,要給一個親吻、一個擁抱時,更是連手腳都不知道往哪兒放。其實,親密關系,也需要靠培養(yǎng)、靠經營。少些無心惡語很重要,多些“甜言蜜語”卻也不妨礙。有“目送”、有“背影”,也可以讓愛看得見——即便會有些煽情。

  城市之中,不斷流動的“陌生人社會”,讓我們的人生機會增多,卻也讓我們生活中的親密關系愈發(fā)收縮。有人曾以一個普通白領為例計算,“再活30年,陪父母的時間也只有1個月”;而對于兒女,一句“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不少人感同身受。親密關系彌足珍貴,卻也難免與身邊的人更多撕扯,以你的壓力與焦慮向他們傳遞消極情緒、負面能量!吧y”,真的有點難。

  有人計算,從文明曙光初綻到今天,地球上生活過的人類超過1060億;而關于社交的“鄧巴數字”顯示,人類社交人數上限為150人,深入交往的則僅為20人左右。世界那么大也那么小,怎能不相待以溫柔?所以,因為有愛,每句話都更要好好說。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