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剛剛過去的父親節(jié),有人戲稱“一日識盡朋友爹”。因為人們紛紛在微信朋友圈里曬出父親的照片,甚至從年輕曬到年老。類似的情況還反復出現(xiàn)在其他節(jié)日。比如一到母親節(jié),就“一日識盡朋友媽”;一到兒童節(jié),就“一日識盡朋友娃”;到了情人節(jié),自然就“一日識盡朋友的對象”了。
父母子女、戀愛婚姻,傳統(tǒng)上都屬于私人生活的范疇。如果當事人不是名人或者公眾人物,這些私人生活一般不會進入大眾媒體的領(lǐng)域,成為公共空間里面的話題。但是隨著微博、微信之類社交媒體的迅速普及,個體生活的私人空間,與大眾媒體的公共空間銜接在一起,彼此之間互相深刻滲透。私人生活里的諸多事項,通過社交媒體發(fā)布,直接進入大眾媒體的公共空間。大眾媒體上討論的公共話題,通過社交媒體的傳播,也深深滲透進個體生活之中。
私人空間和公共空間借助社交媒體實現(xiàn)銜接,有可能給社會生活帶來很大的變化。新浪微博提出來的口號就是“隨時隨地分享身邊的新鮮事兒”,只要當事人愿意,他們都可以對自己的生活進行圖文直播,從而使私人生活公開化。如果某人在生活中遇到的某個問題具有普遍性,它就很容易成為社交媒體中的熱門話題,進而被大眾媒體設置為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議題。輿論的形成有可能推進社會行動,使一些私人生活中難以解決的問題得到緩解。比如,在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和兒童節(jié)期間,父母孩子的照片可以隨便曬,但很多人確實沒有辦法跟父母子女團圓。這些人們在私人生活中普遍面臨的難題,就形成大眾媒體里“空巢老人”的贍養(yǎng)、“留守兒童”的撫養(yǎng)、親情孝道、家庭價值等公共話題。這些話題年復一年,獲得廣泛、深入、充分的討論,就有可能推動公共政策和社會行動,以制度化的力量使其得到緩解或解決。
當然,公開化的私人生活并不是真正的私人生活,而是過濾之后、經(jīng)過喬裝打扮的私人生活。社交媒體上呈現(xiàn)的私人生活面貌,一言以蔽之,就是“曬幸!薄H藗儍A向于將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展示于人,房子、車子、服飾、美食、旅游度假,家庭生活也是父慈子孝、夫妻恩愛,一派萬事圓滿的祥和氣氛。這些是生活的全部嗎?人人都過得那么幸福美好嗎?當然不是。所以私人生活公開化的同時,也伴隨著私人生活的表演化。社交媒體成為舞臺,人們展現(xiàn)出來的部分,僅僅是適合供人分享的部分。那些不適合公之于眾的內(nèi)容,就隱藏在舞臺之后了。
表演化的私人生活,跟現(xiàn)實中真正的私人生活肯定存在落差。比如父親節(jié)、母親節(jié)期間,人人都可以曬父母照片、寫心靈感悟,大家一起看得熱淚盈眶。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些為人子女者,未必真像朋友圈里表現(xiàn)的那么孝順感恩。事實上,嚴肅的社會調(diào)查研究顯示,在迅速到來的老齡化社會面前,老年群體的生活現(xiàn)狀、子女對父母的贍養(yǎng),尤其是生活陪伴和情感支持都不容樂觀。
社交媒體使私人生活獲得公開化的可能性,這是技術(shù)推動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但同時,也要警惕私人生活表演化所形成的扭曲誤導。如果社交媒體的舞臺上,只歡迎幸福和圓滿的表演,排斥痛苦和缺陷的真實,那就會流于膚淺庸俗。良好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應該是能夠直面生活的真實,容納它的喜怒悲歡,為更好的生活盡自己最大努力。
經(jīng)濟日報:微信集“贊”需要規(guī)范 2014-04-24 |
鄧海建:別讓蒙人的養(yǎng)生帖瞎折騰 2014-06-25 |
鄧海建:養(yǎng)生常識可否納入國民健康教育? 2014-06-25 |
鄧海建:別讓蒙人的養(yǎng)生帖瞎折騰 2014-06-26 |
于小唐:微信上的“利”與“義” 2014-09-04 |
劉 慧:網(wǎng)言網(wǎng)語,碰不得法律道德紅線 2014-10-08 |
柳 森:“尊重”這門課,我們還要修多久 2015-01-09 |
許苗苗:“標題黨”的語言暴力 2015-01-23 |
張賀飛:“朋友圈廣告”預示微信商業(yè)化加速 2015-01-29 |
陳 方:社交媒體是否讓生活變糟 2015-0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