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只聽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延遲退休,近來似乎聽到了它走進我們的急促“腳步聲”:媒體報道的多了,專家點評的多了,有關部門解讀的多了。因此,在很多建筑施工企業(yè)的職工中,大家對這件事的關心、關注也多了。
眾所周知,建筑施工(特別是野外施工)企業(yè)職工的工作,普遍很辛苦。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許多一線建筑職工基本上少有節(jié)假日,包括周六、日的休息也少,“5+2”“白+黑”用在他們身上再貼切不過了,且長期與家人天各一方、兩地分居。勞累、加班、艱苦、分居、流動,客觀上成了廣大建筑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常態(tài)。許多建筑職工患有“三高”癥,健康狀況并不樂觀。而且,由于大家長年的勞作和生活不規(guī)律,其它常見病、多發(fā)病也比普通人群要高。所以,一直以來,大家在退休這件事上,迫切盼望早點退休告老還鄉(xiāng)、共享天倫之樂。
從國家發(fā)展大局來看,延遲退休已是大勢所趨。前不久召開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也做出了“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頂層決策,自當堅決擁護支持。這兩天,權威部門和有關專家還對于何時落實、怎么落實“漸進式延遲退休”,回應了大家普遍關注的六大焦點問題,解開了職工們心中不少疙瘩。
作為一線職工,在堅決擁護實施“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的同時,更希望有分層次、分類別式的實施方案,避免搞成“斷崖式”“一刀切”。比如,哪些行業(yè)哪些職業(yè)的職工可以先實施延遲,哪些行業(yè)哪些職業(yè)的職工可以后實施延遲;哪些行業(yè)哪些職業(yè)的職工實施的步子可以快一些,幅度大一些,哪些行業(yè)哪些職業(yè)的職工實施的步子可以慢一些,幅度小一些……
所以,期待有關部門在制定具體實施政策時,要能夠更充分地體現(xiàn)以人為本的方針,更充分地突出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讓延遲退休的政策更加科學合理一些,措施更加溫情細致一些。特別是對野外建筑施工企業(yè)的、長期兩地分居的、工作艱苦一線的等特殊崗位、特殊工種的職工群體,盡量能夠有適度的合理的公平的傾斜,從而給大家勞累了一輩子的身體,在進入退休狀態(tài)時增加更多歡樂舒心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