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暢音閣戲臺共三層,內部結構尤為精妙。自上而下設有福、祿、壽臺及仙樓四個表演場區(qū)。各層以開闔擋板相連,戲樓頂部及地下設多口天井、地井,并置轆轤,依劇情而升降砌末及演員。右圖是其半剖模型,展示了該戲臺難得一見的內部結構。
我國的傳統(tǒng)戲曲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瑰寶,也是世界文化藝術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組成部分,且目前仍保持著活態(tài)的傳承。我國戲曲中具有代表性的昆曲、京劇,已分別于2001年和2010年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全人類共同關注的文化品類。
宮廷戲曲,是戲曲文化發(fā)展歷史中具有極為重要意義的階段性樣態(tài)。誕生于民間的戲曲藝術進入宮廷,在宮廷中經受規(guī)范化、精致化的不斷充實與完善,最終臻至文學劇本、舞臺表演、舞臺美術、劇場建筑等各個方面的成熟狀態(tài)。另一方面,與戲曲在民間主要依賴口頭傳承不同,宮廷戲曲有條件保留大量的文獻檔案資料以及實物遺存。目前我國唯一比較完整保有宮廷戲曲文獻檔案及文物遺存的,即為故宮博物院。
故宮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戲曲文物和文獻檔案的寶庫,五百多年綿延不斷的演劇活動,為其積累了極為豐厚的宮廷戲曲文化遺產。目前故宮博物院院藏戲曲文物、文獻分布在宮廷部、圖書館、書畫部、古建部等多處。宮廷部收藏有戲衣、配件飾件、盔頭、道具、清末民初老唱片共1.6萬余件;圖書館收藏清宮戲本近1.15萬冊、6467部、3200余種;院內現存暢音閣戲臺、漱芳齋院內戲臺(重華宮戲臺)、漱芳齋內“風雅存”戲臺、倦勤齋戲臺、長春宮戲臺5處演劇場所。此外,國家圖書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中國藝術研究院等單位及少數海外文博機構,也保存有部分宮廷戲曲文獻檔案資料。
2014年10月,故宮博物院與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啟動三方合作,共建宮廷戲曲研究所,旨在共同深入發(fā)現故宮戲曲文物的內在價值,更好地闡述宮廷戲曲文化,做好傳統(tǒng)文化研究工作,將原本散落的、不成體系的宮廷戲曲研究,形成一個有方向、有方法的研究體系。與此同時,尋找和構建戲曲藝術對外傳播的科學模式,為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更好地“走出去”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
將故宮宮廷戲曲文獻檔案及文物遺存作為一個整體申請列入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十分必要。迄今為止,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三大工程致力于保護文化遺產,并互為補充,即《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以及關注珍貴文獻檔案的“世界記憶遺產”。
目前已有超過300項珍貴文獻檔案入選《世界記憶遺產名錄》,其中我國自1997年至2015年,共有10項入選。而在目前的300多項世界記憶名錄中,僅有10項左右與藝術直接相關,而其規(guī)模、綜合性與完整性乃至歷史影響,均與故宮宮廷戲曲遺存不可同日而語。
故宮的戲曲文獻文物數量之大、用料之優(yōu)、工藝之精,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博物館的收藏中首屈一指,且囊括了宮廷戲曲的方方面面,無論劇本、曲譜、典籍,還是服裝、道具、樂器、戲樓,以及唱片、書畫、文玩等,可以說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是一份極為完整、縱跨數百年的宮廷戲曲全景檔案,是包含戲曲文學、表演、美術、建筑、影音資料的立體活態(tài)記憶,集中展現了精致、華美的宮廷戲曲文化,反映了源遠流長的中國戲曲文化發(fā)展史,這在世界范圍內也是獨樹一幟、絕無僅有。
為了更好地實現對故宮宮廷戲曲遺存的保護,并促進全人類對其的關注和普遍利用,促進通過戲曲這一立體的國學,“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應盡快開展申報“故宮宮廷戲曲遺存”為世界記憶遺產的相關工作,爭取于2018年完成申報工作。我建議由國務院牽頭,組建“故宮宮廷戲曲遺存”申遺專項工作組,制定有關申遺工作開展的總體計劃、時間表,開展相關評估。并調撥相關工作力量,建立長效、穩(wěn)定的申遺宣傳團隊,通過新聞資訊、圖書出版、專題片拍攝等方式,為申遺工作提供有力宣傳資源支持。(作者系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劇研究中心執(zhí)行主任)
互聯(lián)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 (10120170038) | 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jié)目許可證(0111630) | 京ICP備11015995號-1 | 聯(lián)系我們:zgw@workercn.cn
廣播電視節(jié)目制作經營許可證(廣媒)字第185號 |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 |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電話: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