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文史縱橫-正文
文化傳播,有價值觀才有力量
//agustinmoreno.com2015-10-15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我們最大的社會效益就是配合國家大局,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企業(yè)經營要遵循藝術規(guī)律和市場規(guī)律,生產出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

  將中國文化“人格化”地推出去,實現有溫度的文化傳播。

  拓荒海外文化市場,賠著本、咬著牙也要堅持做下去

  9月,我們赴美參加了2015美國中西部藝術聯盟年會,在這個美國最重要的區(qū)域性表演藝術年會之一的主流平臺上,通過承擔午餐贊助、進行民樂表演等方式傳播營銷,最終與美國方面達成超過80個商業(yè)演出模式的合作意向。

  長期以來,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在中國文化引進來、走出去方面,構建起了“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運營格局和模式,以文化貿易方式輸送中國優(yōu)秀演出產品走向國際市場,至今保持著每年演出5000余場、訪演國家50個、訪演城市超過300個、商演比例超70%的記錄,穩(wěn)居中國文化演出產品出口冠軍寶座。在中國文化走出去過程中,我們必須具備強烈的使命感,同時又要遵循市場規(guī)律。當然,兼顧社會效益和市場效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具體的工作中有時也會遇到困難與誘惑。

  就內容層面而言,目前國內許多演出項目已十分成熟,但海外演出尚屬拓荒期。有時我們甚至拿賺錢的項目貼賠錢的項目,拿國內的利潤貼國外的市場。企業(yè)不可能不談經濟效益,但在義和利之間,我們將義放在利前面。

  就市場現狀而言,歐美等發(fā)達國家的文化產品普遍受國內市場歡迎,而拉美等發(fā)展中國家的文化產品則反響寥寥。單從利潤角度考慮,我們完全可以做更加市場化的文化產品,但我們在文化部支持下,策劃運作了相當數量的非洲、拉美等國的文化交流項目。例如,借助“相約北京”藝術節(jié)的平臺,我們連續(xù)舉辦數次拉丁美洲及加勒比藝術季。雖然做這些事沒有多少利潤,但這符合我們的愿景:努力讓中國成為世界的舞臺,讓世界成為中國的舞臺。

  我常說,中國的高鐵需要走出去,“文化高鐵”同樣要走出去。在中國對外文化傳播上,集團公司站在第一線,不是車身,而是火車頭,賠著本、咬著牙,也要堅持做下去。

  統一兩個效益,既要具備專業(yè)能力,還要勇于創(chuàng)新

  對我們來說,最大的社會效益就是配合國家大局,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這要求我們在做市場時,要有意識地配合國家外交大局。9月,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jié)在西安舉行。作為藝術節(jié)的重點項目和開幕展覽,“絲綢之路——意會中國”國際美術展在西安當代藝術館舉辦,展出來自“一帶一路”沿線37個國家共73位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100組繪畫精品。這就是立足于國家“一帶一路”總體戰(zhàn)略布局,展示世界文化多樣性和中華文化魅力的例子。

  在經濟效益方面,推動中國文化真正走出去,要打造強大的文化市場主體,生產出優(yōu)質的文化產品。10年前,集團公司與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上海雜技團共同投資,并集成包括加拿大太陽馬戲團、美國奧斯卡頒獎晚會現場演出編導團隊等國際資源,精心打造了大型高端旅游演出項目——《時空之旅》,如今,海外觀眾占總觀眾七成左右,實現了未出國就出口。

  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并不矛盾。要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一,首先要具備專業(yè)的精神和能力,要善于整合資源,把握最佳時機,降低成本,獲取收益;其次是格局要大,要胸懷全局,在更廣闊的視野上看待具體項目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這樣更容易擺正位置;最后要勇于創(chuàng)新,向改革創(chuàng)新、綜合創(chuàng)新要效益。在中國文化走出去方面,我們也在積極探索,把藝術節(jié)的平臺與海外商演相結合,把一地的交流拓展為多地巡演,把一次性活動常規(guī)化,形成良性循環(huán)。例如,在兩年舉辦一屆的中國國際合唱節(jié)上,我們將合唱節(jié)與外派中國合唱團參加國際重點合唱節(jié)、藝術節(jié)活動相結合,和指揮大師研修班相結合,不僅促進了中國合唱水平的提高,進一步擴大了合唱節(jié)的影響,也獲得了更大的經濟收益。

  在向國外輸送演出產品時,我們有一個基本標準:一定要承載中國人的價值觀。有價值觀的傳播才是有力量的傳播,國外優(yōu)秀的文化產品也都蘊含著他們的價值觀。我們的文化產品不僅要有主題思想,還要將核心價值觀用美妙的形式呈現出來。只有建立在本民族藝術特色的基礎上,并達到優(yōu)秀藝術水準和表演水平的文化作品,才真正有資格代表中國走出去。

  進入主流市場、找到主流伙伴,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

  在對外文化傳播方面,我們有一些經驗可供分享。

  首先,要借助主流渠道、找到主流伙伴、進入主流市場,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比如9月在美國紐約林肯中心演出的張火丁,就是借助“相約北京”藝術節(jié)的平臺,作為“相約北京”美國主賓國活動和中美人文交流機制的重點項目推向美國。在中國全方位走出去的當下,通過文化貿易方式走向世界,阻力自然也小很多。以文化貿易的方式,集成主流媒體、主流渠道、主流觀眾資源,可以為更多中國優(yōu)秀文化產品進入主流市場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

  其次,將中國文化“人格化”地推出去。比如,赴美演出的張火丁就是京劇文化的人格化化身,我們希望通過塑造她的形象,推廣我們的戲曲文化。文化傳播有個特性就是“people to people”(人對人),這種傳播是帶著溫度的。一切圍繞著人,做好“人格化”、品牌化傳播,顯得尤為重要。再次,掌握藝術規(guī)律和市場規(guī)律。一方面,要選取最合適國際舞臺的中國藝術門類產品,另一方面,要研究不同國家、不同地區(qū)的市場規(guī)律。

  進一步堅定觀念,完善人才激勵機制,也很重要。對外文化交流要求相關人才既具備外語技能又具備專業(yè)素質。近些年來,我們的工作核心之一就是培養(yǎng)和鍛煉一支專業(yè)化的人才隊伍。通過物質和精神方面的激勵機制,以事業(yè)留人,以專業(yè)留人,以溫暖留人。

  此外,在對外文化交流項目的選擇和社會效益的量化考核標準方面,我們也探索出了一套有效的標準與考核方式。在選擇項目時我們堅持3個標準:第一是考慮其社會效益和社會影響;第二是考慮項目的可持續(xù)性;第三是考慮項目的延展性,好的項目一定要有可延展的空間,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在社會效益的量化考核上,針對演出和展覽方面,我們也有自己的標準:第一,看現場的觀眾數量;第二,看現場觀眾中當地主流觀眾所占比例;第三,看當地主流媒體的報道;第四,看活動結束后的延伸效應,有沒有與此相關的后續(xù)活動。(稿件采寫:王玨 管璇悅,欄目統籌:肖家鑫)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