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理論頻道社會關注-正文
“女性專車”承載了什么
周理松
//agustinmoreno.com2016-05-11來源:檢察日報
分享到:更多

  

  近期河南省鄭州市公交系統(tǒng)隆重推出“女性專車”服務,引起輿論熱議。據(jù)該市公交公司一位負責人稱,炎熱的夏天,女性乘客一般穿著比較單薄,在擁擠的車廂中容易遇到性騷擾。雖然這位負責人還說出了其他一些理由,但保護女性免受異性騷擾,無疑是提供“專車服務”的主要目的。

  熱心的美國媒體在報道此事時,引用了一位女權(quán)主義者的話說:“中國的性騷擾問題越來越嚴重,但90%的女性選擇不反擊,這使問題變得更加嚴重。”如果真如其所言,性騷擾在中國的公交系統(tǒng)中是一個很普遍但基本上被忽略的問題,那么,這一難得的中原經(jīng)驗,應該很快就會被各地爭相效仿。但提供此項專門服務的現(xiàn)實依據(jù)是否充分,普遍推廣這一做法后社會效果會如何,恐怕不是那些女權(quán)主義者和行政官員們真正關心的問題。

  就“女性專車”的現(xiàn)實必要性而言,性騷擾的問題是否嚴重到男女不能同乘一趟車、同在一個車廂共處的程度姑且不論;即便如外媒所援引的《中國青年報》的調(diào)查所顯示,有五成以上的受訪者在乘坐地鐵或公交時,經(jīng)歷過“不恰當”的觸摸或身體接觸,即便真的有90%的女性在遭遇性騷擾時不予反擊,這也很難成為女性出行須有專車伺候的充足理由。因為,任何一個動用公共資源的措施出臺,都是對各種選項反復斟酌和比較的結(jié)果,否則很可能既浪費了寶貴的公共資源,又會對公眾的心理和行為產(chǎn)生不良影響。就調(diào)動公共資源保護女性出行安全而言,偌大的城市,在數(shù)以百計的公交線路、成千上萬的運行車輛中選出幾臺專車,對于保護女性免受侵擾,其實無異于杯水車薪,充其量也只是一種“表示”——表示對女性的關心和愛護。而這“表示”所產(chǎn)生的心理暗示作用,也許是公交部門的領導始料不及的——女性同胞們所受到的暗示是:我們都是天然的易被侵犯者,我們的身體盡量不要置于有陌生異性存在的空間里,否則很危險;為了避免危險,我們出行最好選擇和姐妹們同乘一輛專車;男性同胞們所受的暗示使他們很郁悶:“女性專車”的出現(xiàn),說明咱們都是意志薄弱者,在異性身體靠近時,大家都被認定為潛在的性騷擾者;那些對陌生女性身體確有非分之想的人受到的暗示則是:之所以開通“女性專車”,說明女人都很膽小,怕與陌生男人接觸,何不到那些更多沒有將她們隔離開來的場所去動手?

  難以理解的是,鄭重其事地開通“女性專車”,把部分出行的女性歸置于同一輛車或同一個車廂,而讓更多尚無條件和可能搭此專車的女同胞與異性擠在一起,那她們該怎么辦?是否意味著讓她們面臨更多的危險?況且,比一般女性更值得關注的弱勢群體,比如老人、兒童、殘疾人、智障者等,他們也有出行的時候,除了已經(jīng)出臺的某些乘車免費、票價優(yōu)惠等規(guī)定,是否更應該給他們提供專車服務,其實施的操作性如何,公共資源是否能及?由此看來,“女性專車”的確并非一個簡單合理、孤立可行的針對女性同胞的關懷之舉。

  法治社會,法律對每個社會群體、社會成員人身安全的保護,理所當然是一種平等的保護;對某些弱勢群體提供特別保護,亦是法治精神的應有之義。我國刑法和保護婦女兒童權(quán)益的相關法律、社會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規(guī)章,對女性合法權(quán)益的保護條款甚多,在女性同胞面臨性騷擾等危險的時候,有關部門應當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教育和引導婦女運用法律武器、同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上;把更多的資源用在營造文明乘車、安全出行的環(huán)境上;把更多的心思用在向女性傳授與不良行為斗智斗勇、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上。而不是采取封閉保守的辦法,簡單直接地把女性與男性物理隔離開來,在一個類似動物保護的空間里為女性同胞提供所謂安全保護。

  “女性專車”的開通,也許可以承載對女性同胞的些許關愛,但它也能承載對包括女性在內(nèi)的更多社會成員的消極心理暗示、承載更多的社會心理不平衡。(作者系湖北省人民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