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以“趕考”心態(tài)力促脫貧
陳振
//agustinmoreno.com2016-06-13來源:青海日報
分享到:更多

  

  當年黨中央離開河北省平山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形象地將其比喻為“進京趕考”。如今,60多年過去了,中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改善。但“趕考”永遠在路上。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就是當前全黨面臨的“大考”之一。黨員干部惟有以“趕考”心態(tài)力促脫貧,才能在這場“大考”中交出合格答卷。

  我省集西部地區(qū)、民族地區(qū)、貧困地區(qū)于一身,貧困面廣,貧困發(fā)生率高,區(qū)域性貧困問題突出,扶貧成本高,脫貧難度大,扶貧開發(fā)已進入啃硬骨頭、攻堅拔寨的沖刺階段,必須橫下一條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緊進度,齊心協(xi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確保到2020年現行標準下農牧區(qū)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

  要突出“趕”的緊迫性。井無壓力不出油,人無壓力輕飄飄。如期實現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標,時間緊、任務重,容不得絲毫松懈,來不得半點馬虎。在這場硬仗中,黨員干部責無旁貸、義不容辭,沒有任何退路可言。務必增強“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以蓬勃向上的朝氣、勇于擔當的銳氣、用我必勝的豪氣,發(fā)揚“5+2”、“白加黑”的實干精神,不待揚鞭自奮蹄的工作激情、敢教日月換新天的昂揚斗志,自我加壓、負重奮進,頑強拼搏、攻堅克難,一心一意謀發(fā)展,聚精會神抓脫貧,蹄疾步穩(wěn)地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短板”。

  要突出“考”的實效性。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xiāng)。脫貧攻堅成效怎么樣,群眾感受最真切,最有發(fā)言權。黨員干部要自覺擺正“考生”位置,以脫貧一線為“考場”,主動接受群眾“考官”的考驗。要強化宗旨意識。牢記為民原點,踐行群眾路線,克制政績“焦躁癥”,把群眾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脫貧工作最高標準,俯首真心察民怨,躬身誠意干民盼,用黨員干部的“辛苦指數”換取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要強化精準意識。脫貧攻堅沒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tǒng)一模式,要根據當地實情走精準化扶貧道路。要找準扶貧對象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堅持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注重因戶施策、分類指導,做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要強化自律意識。扶貧資金是貧困群眾的“救命錢”,一分一毫都不能亂用。要嚴明政治紀律、工作紀律和財經紀律,將每一個扶貧項目都落到實處,把每一筆錢都花在刀刃上,決不損害群眾利益,確保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脫貧攻堅號角已經吹響。五年決戰(zhàn),動人心弦。只要全省廣大黨員干部以“趕考”心態(tài)聚力脫貧,夙興夜寐、勤勉工作,就一定能完成時代賦予我們的光榮使命。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