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時政擷英-正文
何為法治思維內涵
王立軍
//agustinmoreno.com2015-02-06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樹立法治思維,需要明確法治思維的基本內涵,這樣才可能在工作生活中自覺運用。一般來說,法治思維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規(guī)則思維。法治是規(guī)則之治,法律在本質上是一種規(guī)則。法律具有明確性、穩(wěn)定性和可預測性,可以為人們提供基本的行為準繩。有了它,人們對自己乃至他人的行為及其法律后果就有了穩(wěn)定的預期,便會依此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調整和規(guī)范。規(guī)則思維要求制定良好的法律,并貫徹它、遵守它。一方面,把法律制定得更加周密、更加完善;另一方面,狠抓法律貫徹落實,讓守法觀念滲透到每一個人心中,成為人們的行為準則和道德底線,讓破壞法律的人受到懲罰。

  平等思維。法律的一個重要價值取向便是平等。良好的法律可以為實現權利平等、機會平等、規(guī)則平等奠定基礎、提供渠道。平等思維要求每一個人都拋棄特權思想,自覺將自己置于法律的監(jiān)督和制約之下。法律的制定需要貫徹平等原則,不允許個別人或個別集團將自己的特權法制化;法律的實施更要落實平等原則,任何人不得凌駕于法律之上,不得有法外特權。在法律規(guī)則之下想問題、辦事情,去除例外思想,是樹立法治思維的重要方面。

  程序思維。程序正義是實體正義的重要保證。程序思維要求分析問題特別是處理問題按照法定程序進行。從現實看,程序思維往往容易被忽視。比如,刑事訴訟中的刑訊逼供問題。刑訊逼供可能為某些個案的偵破打開缺口,也可能使無辜者蒙受不白之冤。冤案留下的血的教訓,要求刑事訴訟活動的開展必須堅持無罪推定、證據裁判、非法證據排除等原則。為此,必須遵循規(guī)律,為公權力行使設立科學合理的程序,并確立違反程序的制裁性后果,從而防止破壞程序的行為。

  制約思維。歷史證明,不受約束的權力會成為逃脫牢籠的猛虎,危害全社會。人們制定法律,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制約權力,防止其恣意妄為。制約思維要求制定科學的制度機制,使權力得到制約,使權力行使具有明確邊界。依據法治思維,權力體制與機制必須保證權力在相互制約前提下相互配合。為此,應逐條梳理權力事項,進一步強化對公權力的監(jiān)督制約,努力形成科學有效的權力運行機制,促使手中握有公權力的人慎重對待權力行使的邊界,把自己置于監(jiān)督約束之下。

  保護思維。法律的最終目的是保護權益,法治思維的最終指向也是保護人們的正當利益。保護思維要求人們在思考問題、分析問題、作出決策時,一定要有尊重權利、保護合法利益的意識。依據法治思維,當公權力和私權利發(fā)生沖突時,沒有正當理由和法定程序,決不可犧牲私權利以滿足公權力的要求。當前,樹立保護思維,一方面應推行權力清單制度,明確“法無授權不可為”;另一方面應制定和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貫徹“法無禁止即自由”的私法精神,為私權利行使和保護提供更廣闊空間,使利益訴求和救濟渠道更為暢通。(作者為山東大學法學院博士后)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