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理論頻道思想者-正文
遺德不遺錢
左連璧
//agustinmoreno.com2016-02-15來源: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分享到:更多

  

  唐代開元年間的宰相張嘉貞,學識淵博,決斷敏速,清廉自守,治政嚴肅,深受官吏敬佩,堪稱一代名相。然而,讀《舊唐書·張嘉貞傳》,給人印象最深的卻不是他的累累政績,而是他對于自己為什么一生清廉不貪不占的詮釋。

  《張嘉貞傳》載,“嘉貞雖久歷清要,然不立田園。及在定州,所親有勸植田業(yè)者,嘉貞曰:”吾忝歷官榮,曾任國相,未死之際,豈憂饑餒?若負譴責,雖富田莊,亦無用也。比見朝士廣占良田,及身沒后,皆為無賴子弟作酒色之資,甚無謂也!務呓試@伏!斑@段話大意是,張嘉貞雖然官至宰相,但從不經營田園家宅。面對他人的勸說,他答道:”我曾經做過宰相,只要沒有死,就不用擔心饑寒。如果犯下罪行,即使廣有田產,也會被抄沒。士大夫常常喜歡置辦田宅,死后都給不肖子孫做了酒色之資。我才不干這種蠢事!“

  剖析張嘉貞的語言,表達了三層意思:一是用不著。只要身體無恙,高官當著,厚祿拿著,這輩子衣食是用不著發(fā)愁的,根本就用不著自己又是忙于做官又是經營產業(yè)。二是保不住。如果當官不盡職盡責,或是犯了罪,即使私下經營產業(yè)收獲再豐,積累財富再多,到時候也都要被查抄了去,產業(yè)再多也沒有什么用處。三是貽害后代。縱觀以往的士大夫們,經營產業(yè)家產殷富者大有其人,其結果還不是自己死了以后,那些財產都被不肖子孫們當作了無度揮霍之資。正是有如此深邃之見,張嘉貞的家風淳、教子嚴,使得張氏家族世代昌盛,其子張延賞、其孫張弘清也都官至宰相。唐代文學家李肇稱:“張氏嘉貞生延賞,延賞生弘清,國朝已來,祖孫三代為相,惟此一家。”《舊唐書·張延賞傳》載:“時號‘三相張氏’!惫倘徊荒軆H以世代能做高官,就對張嘉貞的上述論述褒獎有加,但總比那些后代子孫憑借老子的大筆遺財胡作非為瞎折騰、害人害己害社會,要好得多吧。

  張嘉貞的一番論述,用不著任何修飾,拿到今天照樣管用。為官一定要清廉干凈,從維護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維護政府公信力等方面講,都是必需的。其實,站在個人、家庭和子孫后輩的角度捫心揣度,為官也一定要清廉干凈。用不著、保不住、貽害后代,張嘉貞的三個論點,都是蠻有道理的。不是嗎,現今不論官職大小,薪水雖然不是很多,還是夠花的,直至退休都是有保障的,于薪水之外再去伸手貪賄,且又貪得無厭,實在沒有那個必要。那些大老虎小碩鼠們,昨日還是家財萬貫,東窗事發(fā)被查被抄,一夜之間,原本的家產家資全都成為了貪腐的罪證,教訓還不夠深刻嗎!至于為子孫后輩們留點啥,“遺錢不如遺德”,古訓早已有之。漢代的太子太傅疏廣,就說過“賢而多財,則損其志;愚而多財,則益其過”。張嘉貞又一次論證了留錢留財的弊端,可謂振聾發(fā)聵。如真想為子孫計,不妨留下一個清廉干凈的好形象,好品德,好智慧。果真如此,后世的昌盛是必然的,誰都擋不住。

零容忍黨員干部追求低級趣味

  趣味屬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選擇,黨員干部遠離低級趣味,關鍵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墻”,還要備好……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