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wǎng)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讓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
姜 赟
//agustinmoreno.com2016-07-06來源: 人民日報
分享到:更多

  讓改革者上,就需要處理好“決策失誤問責”與“寬容改革失誤”的關(guān)系,給予改革者適度的容錯空間,才能讓改革者上得穩(wěn)當、上得積極

  “敢于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敢于觸及深層次利益關(guān)系和矛盾”,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diào),要以勇于自我革命的氣魄、堅忍不拔的毅力推進改革,堅決沖破思想觀念束縛,堅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堅決清除妨礙社會生產(chǎn)力發(fā)展的體制機制障礙,充分體現(xiàn)了大刀闊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堅強決心。

  “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敢于涉深水區(qū)、啃硬骨頭,讓許多過去呼吁良久而未有下文的事項、曾被認為沒法改也改不了的事情,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得以破冰前行,給公眾帶來驚喜。然而從另一方面看,當下許多改革已不是帕累托改進,而是動真格的壯士斷腕,遭遇的阻力可想而知。比如,有的省市提出工商、質(zhì)檢、食藥監(jiān)“三合一”的改革方案,但相關(guān)部門希望保留基層的“腿”和陣地;有的地方落實戶籍改革,單在“誰來承擔外來人員的教育成本”就引發(fā)扯皮……一些改革遭遇“冰上行車”,改革紅利被攔在了“最后一公里”上。如果各級領(lǐng)導干部沒有改革者的責任擔當、智慧勇毅,諸多障礙可能就難以突破。

  “改革是一場革命,改的是體制機制,動的是既得利益,不真刀真槍干是不行的”。近日召開的中央深改組第二十五次會議提出,“形成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導向”,可謂正當其時。把堅忍、果決、勇毅的改革者擢升起來,才能做好全面深化改革這篇大文章。

  形成支持改革、崇尚改革、褒獎改革、推進改革的氛圍,選人用人是重要導向。分析一些停頓、空轉(zhuǎn)現(xiàn)象背后的思想根源,最重要的還是“位置”上的患得患失。有一些領(lǐng)導干部認為,“改了有風險,不改也沒什么壞處,熬著年頭總能熬上去”。這些錯誤觀念,無形中拖慢了改革節(jié)奏。在這種認知下,他們習慣于法定而后動,政策下了再出手,甚至中央文件出臺后也以各種理由“再等等”“再看看”;有的 “掛帥不出征”,協(xié)調(diào)解決改革具體問題不主動、不積極;有的抓改革“一鍋責任粥,一筆糊涂賬”,推進措施不力、檢查流于形式;有的則一味強調(diào)部門利益,對改革部署跟進不及時。要破除這些思想誤區(qū),就要從根本上斷掉一些人瞻前顧后、畏葸不前的念想,堅定樹立“改革者上、不改革者下”的用人導向。

  激勵措施千條,沒有容錯的機制就是白條。改革過程中,與鮮花、掌聲和贊美之聲同步而至的,還有懷疑、猜忌和指桑罵槐的弦外之音。有人說,“背著‘黑鍋’前行,是改革者必須經(jīng)歷的修行!弊尭母镎呱希托枰幚砗谩皼Q策失誤問責”與“寬容改革失誤”的關(guān)系,給予改革者適度的容錯空間,才能讓改革者上得穩(wěn)當、上得積極。

  若要讓改革者上得順當,就得讓不改革者下得服氣。有許多干部反映,問責追究的“下”,規(guī)定清晰、易于操作;而改革推動不力的“下”,規(guī)定相對模糊,操作難度大。為解決這個問題,不少地方探索出臺了相關(guān)細則。比如山西就建立了干部業(yè)績臺賬:一項改革任務(wù),明確了具體負責干部與時間表;按月核查,一旦發(fā)現(xiàn)進度滯后,就會生成提醒警報。用客觀公正的程序“說硬話”,用詳實準確的評價“說實話”,才能讓不稱職者“下”得信服,從而形成“以改革論英雄”的良好氛圍。

  荀子有云: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我們?nèi)斡妙I(lǐng)導干部,理應(yīng)多多倡導改革實干家。通過改革實績這把“量官尺”,擋住虛與委蛇、敷衍了事的“搖頭派”,不愿改革、拖拉推等的“梗阻派”,為官不為、尸位素餐的“觀潮派”,才能涌現(xiàn)出更多口能言、身能行的“改革促進者”。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guān)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掃碼關(guān)注

中工網(wǎng)微信


中工網(wǎng)微博


中工網(wǎng)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