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時政-正文
秦 川:抗震救災,凝固尊重生命的價值坐標 
//agustinmoreno.com2015-04-27來源: 京華時報
分享到:更多

  今天,我們有理由自信,經過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國人的救災意識和救災能力都大幅度提高;我們也愿意相信,無論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對生命也更趨尊重。

  25日下午,尼泊爾發(fā)生8.1級強震,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包含4名中國公民。強震也波及中國、印度等國家。在毗鄰尼泊爾的西藏,地震已致18人死亡,20多萬人受災。目前已有22名同胞在此次地震中遇難。

  尼泊爾地震屬于特大型強震。隨著時間的推移,傷亡人數(shù)勢必攀升。每個數(shù)字背后,都意味著生命受損,留給人們的是沉重的悲傷、復雜的人性和難測的未來。我們曾經歷過汶川大地震,尼泊爾地震容易喚起我們的痛苦記憶;我們也深味過同胞遇難的哀慟,更易感同身受。

  面對鄰國的不幸,我們沒有袖手旁觀。中國國際救援隊一行69人在震后24小時內飛抵加德滿都,落地后隨即開展救援。中國紅十字會決定在緊急救援階段向尼泊爾地震災區(qū)提供500萬元人民幣和50萬港幣的人道援助。商務部也已啟動緊急人道主義援助預案,根據(jù)中國政府的決定及時組織實施援助。

  在人道主義之外,更有責任與擔當。受尼泊爾強震影響,我國西藏,聶拉木、吉隆、定日等縣受災嚴重。災情就是命令,西藏自治區(qū)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投入救援。把救人放在首位,爭分奪秒,全面搜救,不留死角,最大程度減少人員傷亡。同時,還展開傷員救治、民眾轉移安置、基礎設施修復等工作。據(jù)悉,民政部及西藏自治區(qū)、地、縣,調配了大量救災物資。

  抗震救災,我們不缺經驗,也不缺手段。震后“黃金72小時”,救援必須與死神拼速度。由于震區(qū)海拔較高,救人殊為不易,更需要各方精誠合作。尊重生命絕不只是言辭表達,“生命第一”已融合在一個個細節(jié)之中。無論災難后的快速反應,還是最大程度撫慰人心,無論通過制度銜接不讓每一個災民失去照顧,還是讓傷者得到最好的救治,讓災民得到最有力的安置,都是讓生命更有尊嚴,得到最大程度的呵護。

  尊重生命,已是一種篤定而自覺的價值傳承。我們看到,對國內的災民不遺余力地救護,對身在尼泊爾的民眾也絕不拋棄。地震發(fā)生不久,趕到機場的中國游客,就及時得到了我國使館人員的幫助。為確保滯留旅客能順利回國,我國三家航空公司國航、南航、東航迅速行動,“只要持中國護照,不分有無機票均可登機”。從利比亞、也門撤僑,到如今保護在外游客,尊重生命的價值坐標日益清晰。國,無論大小,善待國民才有未來;民,無論貧弱,有了國家庇佑才有安全感,無論走到哪里都不會怯懦,也不會感到卑微,因為他背后有國家力量的支撐。

  今天,我們有理由自信,經過汶川大地震之后,中國人的救災意識和救災能力都大幅度提高;我們也愿意相信,無論廟堂之高還是江湖之遠,對生命也更趨尊重。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