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兩會的規(guī)范化制度化與常態(tài)化透明化,對于我國的發(fā)展、進步、現代化、法治化與民主化,對于政治文明、經濟建設與世道人心的優(yōu)化,起著越來越重大的作用。
也許初期,有一些來自基層的代表與委員更多地感受與表達的是榮譽、感恩與擁戴,而一些來自領導崗位的人視自己的代表與委員身份為一種“人事安排”,F在,人大代表與政協(xié)委員則深深體會到自己作為國家和人民公權力主體的責任與使命,他們更明確地意識到自己是在行使審議、決策與監(jiān)督等方面的職能。也許初期,曾經需要囑咐代表或委員們一年至少反映一兩條社情民意,還有人當了委員或代表又因各種原因缺席兩會,而現在,這些情況已經有了很大改進。
民主表現為參與的數量與程度,同樣重要的是民主運作的質量:反映民意的真切性、深刻性與有效性,民主決策的正確性,民主行政的明朗性與可監(jiān)督性。我們關心民主的程序與規(guī)則、權利與義務,同時,這樣的規(guī)則程序、權利義務,必須由運行的認真度、法制的堅守度、成員的責任感與熟練性來支撐。兩會的運行,同樣是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兩會還大有前進的空間。
兩會推動著我國政治文明與精神文明的建設。人們的國家意識、大局意識、民主意識與參政議政意識正在空前地提升。兩會期間,不光是代表與委員,所有的國人,包括海外華人,都在參與。誰在發(fā)言,提了什么意見建議,有何不同看法爭論,將會如何解決,大家都在看著,都在議論。會議的審議職能、建言與提案功能、批評與監(jiān)督功能,正在與傳統(tǒng)文化中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自省”“吾日三省吾身”“一言可以興邦,一言可以喪邦”“仁者無敵”的寶貴精神遺產相對接而日益弘揚。
兩會的意義與力量在于反映民意的充分程度、深刻程度、明朗程度,在于它們能夠成為各界群眾與中央政府的橋梁與紐帶,在于它們對于自己的權利與義務、責任與意義的充分自覺,在于它們是我國民主政治的生動表現。當下,兩會已經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文化機制、一種政治生活的有聲有色的高端體現。兩會在前進,中國與世界對兩會的關注度與期望值越來越高。把兩會的“文章”做得更好,是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的抓手與要點。
尤其在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今天,中國人民寄希望于兩會,世界在關注兩會。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的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tài)文明體制改革,兩會是一個風向標。2015年春天,看兩會如何體現更多的民主與法治、更多地推進民生福利,看中國如何沿著自己的道路實現成功與穩(wěn)健的現代化,看中國人民如何創(chuàng)造前所未有的歷史新篇章,大家都關注著、期待著。
人民網:溫總理與網民“勾指相約”,網絡問... 2010-03-02 |
人民日報:網絡如何“增溫”民主政治 2010-03-11 |
人民日報:兩會,政治文明的窗口 2010-03-07 |
人民日報:網絡如何“增溫”民主政治 2010-03-11 |
人民日報:網上互動的意蘊 2009-03-06 |
人民日報:網上互動的意蘊 2009-03-06 |
王義桅:世界“聚光燈”為何投向兩會 2013-03-07 |
李 平:凝心聚力實現最美“中國夢” 2013-03-08 |
人民日報:兩會,政治文明的窗口 2010-03-07 |
鐘 聲:解決問題的金鑰匙 2015-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