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面對新常態(tài),保持心常態(tài),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就是強化常態(tài)思維,深懷“為民”之情,常思“擔當”之責,戒除“貪腐”之念
時下,“新常態(tài)”已成為改革發(fā)展新形勢下的一個熱詞。如果說,我國經(jīng)濟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高速增長是合乎規(guī)律的經(jīng)濟“新常態(tài)”,那么,黨員干部在嚴格約束下干事創(chuàng)業(yè)也是回歸優(yōu)良作風的執(zhí)政“新常態(tài)”。適應新常態(tài),能否形成一種“心常態(tài)”,是對各級黨員干部的新考驗。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狠抓作風建設,“八項規(guī)定”等措施相繼出臺,對干部內設“高壓線”、外念“緊箍咒”,黨員干部一些舊有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被打破。有的干部發(fā)出了“為官不易”“官不聊生”的感嘆。在這種心理情緒的影響下,“為官不為”現(xiàn)象有所蔓延。周恩來同志在《反對官僚主義》中對“為官不為”者有個生動畫像:“人云亦云,得過且過,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碑斍,確有一些人“不立新目標,缺乏新動力”“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不求過得硬、只求過得去”,究其原因,在于個別黨員干部價值取向和宗旨意識出了問題,根子是缺乏擔當精神,心理還沒有回歸到從嚴從實的常態(tài)。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實踐中,我們看到,任何一個問題,現(xiàn)象在身子里,原因在腦子里。醫(yī)治為官不為,我們必須重申做官何為。荀悅在《申鑒·政體》中說:“治世所貴乎位者三:一曰達道于天下,二曰達惠于民,三曰達德于身! 曾國藩在《治心經(jīng)》中有這么一句話:“以茍活為羞,以避事為恥”。封建官吏尚且有如此高的境界,黨的干部理應把能干事、敢擔當、有作為作為立身之本、為政之要。再通俗點講,“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做黨和人民的好干部,就要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
面對新常態(tài),保持心常態(tài),一個基本的出發(fā)點就是強化常態(tài)思維。秉持總書記“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的要求,調整好心態(tài),盡快適應改進作風的新常態(tài),最大程度減少作風轉變期的陣痛,更好融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做到這一點,首先,要深懷“為民”之情。毛澤東同志說:“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人民服務。”每一位領導干部應以焦裕祿同志對群眾的那股親勁、抓工作的那股韌勁、干事業(yè)的那股拼勁來鞭策自己,自覺踐行“三嚴三實”,對群眾用真心、動真情、辦實事。其次,要常思“擔當”之責。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看一個領導干部,很重要的是看有沒有責任感,有沒有擔當精神!敝醒氚选案矣趽敗弊鳛楹酶刹繕藴实闹匾獌热荩仁切碌臍v史條件下黨選人用人的鮮明導向,也是對廣大干部的殷切期望。關鍵要戒除“貪腐”之念。“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黨員干部要善于把握自己,把好第一關,警惕第一次,遠離“紅線”“雷區(qū)”,在任何時候都經(jīng)得起誘惑、管得住小節(jié),永葆共產(chǎn)黨人的政治本色。
新常態(tài),體現(xiàn)著民心所向,意味著風清氣正,代表著發(fā)展大勢。黨員干部要以心常態(tài),科學認識新常態(tài),積極適應新常態(tài),這既是己之福,更是民之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