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在機場,在會場,在辦公室,在深夜的家中,涉嫌貪腐的官員被帶走的消息,通過媒體的追蹤報道,不斷引起輿論的關注和熱議。涉貪官員頻繁落馬,使得紀檢機構的辦案速度、規(guī)模、方式等紀錄不斷被刷新。令人目不暇接的反腐戰(zhàn)果中,人們總會提起一個特殊的組織形式——巡視組。據媒體披露,很多官員的落馬均與巡視組發(fā)現(xiàn)的貪腐線索有關。日前,談到巡視組的工作,湖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守盛深有感觸:“巡視監(jiān)督不是請客吃飯,不僅要有亮劍的勇氣,還要有亮劍的本事!
巡視組不是辦案機關,不會查案,也不會抓人,但為什么讓一些涉嫌貪腐的官員心驚肉跳、膽戰(zhàn)心寒,就源于巡視組有著發(fā)現(xiàn)貪腐線索的“千里眼”和“順風耳”。這眼睛、耳朵,直接聆聽來自基層、內部、群眾的聲音,捕捉不易被察覺的蛛絲馬跡,進而,通過將線索移交給辦案機關,最終亮出“反腐之劍”。因而,對于查出問題的官員而言,“巡視組”是一個躲不過的政治夢魘,而問題尚未暴露的官員,也不得不直面“巡視組”帶來的政治壓力和震懾。“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打老虎”的力度空前,“滅蒼蠅”的風聲正緊,使得很多地方的官場積習得以迅速改變。
在地方,誰最怕“巡視組”?有人會想當然地說:“貪官唄!逼鋵崳J真研究一些反腐案例,可以發(fā)現(xiàn),對一些涉嫌貪腐官員的舉報由來已久。只是苦于證據不足,或者“官官相護”的人情交易占了上風。明明是舉國矚目、在地方也具有較大影響的案件,往往由于地方主管領導“和稀泥”、“捂蓋子”,導致一些民憤較大的官員順利逃脫了法紀追究。直到在巡視組過問下,這名主管官員落馬,拔出蘿卜帶出泥,被掩蓋已久的窩案、串案才得以迅速查處。這也是一些地方黨委、政府領導班子多名成員接連被查辦的重要原因。還有一名地市級領導,被群眾舉報多時,地方紀委介入的結果,是這位領導被“降級處理”,直到中央巡視組到來,朝花夕拾,舊案重提,這名領導才被宣布“涉嫌嚴重違紀違法”接受調查。
由此看來,最怕“巡視組”的,應該是那些被舉報多時、由于地方保護勢力干預此前得出“沒有大問題”結論的涉貪官員。巡視組的到來,撥開了地方人情的云霧,讓個別徇私枉法的監(jiān)督者首先落馬,進而順藤摸瓜,牽出一連串的貪腐舊案,使得社會輿論和公眾增強了“貪腐必究”的信心,消除了選擇性執(zhí)法的疑慮。作為中央和地方紀檢監(jiān)察部門強力反腐的“偵察兵”和“先遣隊”,巡視組正在懲治腐敗、刷新吏治方面發(fā)揮著空前的作用。不管是“邊巡視、邊查辦”,還是“先巡視、后查辦”,人們有理由相信,巡視在繼續(xù),反腐敗也會不斷向深水區(qū)挺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