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南方某市商務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前,先定調——“征集意見設‘禁區(qū)’,接受批評設‘防區(qū)’!苯酉聛韱挝话嘧映蓡T一起演練,發(fā)言順序、內容和時長“走幾遍”。一位班子成員告訴記者,第二天督導組參加的民主生活會,大家嚴格按“腳本”進行(據7月31日《解放日報》)。
據記者調查,為求“圓滿成功”,像南方某市商務局那樣對專題民主生活會進行“預演”的地方和單位,不是個例。東部一個縣的縣委書記告訴記者,由于有上面領導親自督導,如何既保障“辣味十足”,又體現“團結活潑”,大家感到壓力空前。自我批評語言要重但事情要虛,批評他人分寸嚴格把握,圍繞這一點,班子成員提前開了三次會,排練了整整一天。通過這樣的“排練”,不少地方已經摸索出了使民主生活會“圓滿成功”的訣竅。譬如在自我批評的時候,語言要重,不怕上綱上線,講具體事情要虛,不是總體上,就是基本上;在相互批評的時候,生活瑣事要講細,涉及群眾利益的大事要講簡。諸如此類一旦成了應付專題民主生活會的經驗,民主生活會上的“辣味”也就必然變味。
開好民主生活會,是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一環(huán),因此,常常會有上級領導親自督導。然而,為了讓督導組滿意,會議的組織者往往會把民主生活會開成對督導組領導的一次表演。因此,督導組的領導如果只坐在會場里,是不能督好導好這樣一次重要會議的。為了應對一些民主生活會異化為一場表演,督導組的成員更要事先做好“功課”,了解地方或單位存在的主要問題,掌握班子里每位人員的基本情況,不為“語言要重”的假象所迷惑,看清“講具體事情要虛”的實質,用自己做過的“功課”,鑒定會場上的“辣味”有沒有變味,更要以會后的實際行動,聽聽群眾對民主生活會的評價,再來判斷這場民主生活會是不是真的“圓滿成功”。
開民主生活會事先排練,照“腳本”演出,其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形式主義,正是這次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所需要解決的一種不正之風。用形式主義的工作作風,應付反對形式主義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在某種意義上說,正是一種“頂風作案”,彰顯了一些基層地方和單位改進作風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