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一筆扶貧款從市到縣被侵吞40%,從縣到鄉(xiāng)又被克扣40%;一張小農(nóng)機具秧盤的國家補貼2毛5分,農(nóng)技站就克扣1毛8分,站長還要貪3分;一個售價數(shù)百元的骨灰盒,民政干部也要拿15元回扣……扶貧辦、農(nóng)技推廣站、民政局……近年來,腐敗現(xiàn)象正向人們心目中的“清水衙門”蔓延,有些部門甚至成了腐敗“重災區(qū)”。(5月22日《北京晨報》)
扶貧辦,農(nóng)技推廣站,民政局,這些人們印象中的“清水衙門”卻形成了一套“雁過拔毛”的腐敗運作方式,讓人憎惡之余,也引人深思:為何如此明目張膽的行為,竟能成蔓延之勢?
扶貧款被一級一級地侵吞,國家三農(nóng)補貼被克扣,就連辦喪事用的骨灰盒也要拿回扣,這已足夠讓人瞠目結(jié)舌了。然而,他們之所以敢于頻頻伸手,大概就是因為頭頂著“清水衙門”的名聲。一些基層的政府機構(gòu),總給人們一種“反正錢不多、要貪也貪不到哪兒去”的印象,監(jiān)管部門反腐的目光也往往集中在有實權(quán)、“油水多”的部門。再加上每次1毛、3分之類細小的腐敗行為,確實也不易被察覺。疏于監(jiān)管、貪得隱蔽,因此國家款項就成了“唐僧肉”,“清水衙門”才慢慢變成腐敗的“重災區(qū)”。
其實,相比那些被檢察機關(guān)緊盯的貪腐大案,“清水衙門”的腐敗問題危害可能更大。首先,因為“清水衙門”的“低調(diào)”,讓它們常常在紀委和群眾監(jiān)督的視線之外,面對扶貧款、財政撥款等“誘惑”,一些工作人員貪腐的思想容易膨脹。雖然可能每次貪腐的金額不大,但積少成多,危害不小。而且這類貪腐因單次金額小,容易逃脫反腐敗的法網(wǎng),這就更滋長了這些部門貪腐的風氣。其次,很多“清水衙門”都是直接跟群眾打交道的基層部門,比如扶貧辦、農(nóng)技推廣站等,都是跟底層百姓、普通農(nóng)民打交道。這些部門的工作作風如何,直接決定了百姓對政府形象的直觀感受。他們對群眾的索拿卡要行為,不僅讓百姓痛恨,更破壞了政府的公信力。
“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這句在古代用來諷刺“清水衙門”也腐敗的俗語,如今卻出現(xiàn)在我們一些基層部門,實在太不應該。用于補貼民生的款項竟成了一些部門或肆意牟利的來源,這些腐敗行為直接傷害了最需要關(guān)懷和保護的底層百姓!扒Ю镏,潰于蟻穴”,那看起來不起眼的1毛或3分,克扣盤剝的是民生政策的“紅利”,最終影響的將是國計民生的“千里之堤”。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民生建設(shè)的投入,扶貧款、農(nóng)業(yè)補貼、救災款等用于改善民生的款項,讓一些原本是“清水衙門”的部門“肥”了起來,這是導致其腐敗的另一原因。這說明當前的反腐視野,對權(quán)力不應分大小,對“衙門”也不應分肥瘦,只有把反腐敗的網(wǎng)織得更細一點,收得更緊一點,把權(quán)力關(guān)進制度的籠子,才能真正讓所有“衙門”都變得清廉起來,讓百姓共享到改革發(fā)展所帶來的陽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