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中工網評論頻道新聞觀察-正文
看淡功名利祿 詮釋科學精神
堂吉偉德
//agustinmoreno.com2015-10-09來源: 中工網—《工人日報》
分享到:更多

  10月5日,瑞典卡羅琳醫(yī)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授予中國女藥學家屠呦呦,以及另外兩名科學家威廉·坎貝爾和大村智,表彰他們在寄生蟲疾病治療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然而,這個戰(zhàn)勝了瘧疾的老人說:“我是搞醫(yī)藥衛(wèi)生的,就為了人類健康服務,最后藥做出來了,就是一個挺欣慰的事!保ㄒ10月7日《中國青年報》)

  屠呦呦獲獎,確實有值得國人高興的理由。然而相比較而言,屠呦呦卻顯得淡然。顯見的事實是,一個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的科學家,居然是“三無教授”,不過,或許正是其看淡了一切,才使之沒有去爭取過多的身份屬性和名利標簽,也才使得自己有超然于外的時間,潛心研究學術,并最終取得了惠及世人的成果。從這一點來說,屠呦呦的淡定并不是矯情,而恰是一種思想境界的延伸,一種個體素養(yǎng)的延續(xù)。與一些人的功利浮躁相比,這樣的品質顯得異常難得。

  一個諾獎落地中國科學家說明不了什么,如何讓更多屠呦呦式的科學家出現(xiàn),才是整個社會共同需要面對的課題?茖W成果的獲得來之不易,尤其需要科技研究者有“獻身精神”:不但應有耐得住清貧、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的職業(yè)素養(yǎng),更要做到始終如一,不達目的不罷休的堅守。在科學的高峰上,最終的成功者往往只是少數(shù),很多人行于半途就抱恨終天,但也給了后人繼續(xù)向上的臺階。所以科研工作者必定要有一顆淡定而坦然之心,要有奉獻而無私的情懷,要看淡功名與利祿,最終才能拿到開啟成功的鑰匙。

  如屠呦呦一樣擁有這種品質與情懷者,可謂舉不勝舉,他們身上體現(xiàn)出了科學家最應有的基本素養(yǎng),那便是看淡名利、潛心研究與長期堅持。然而令人擔憂的是,目前這種科學品質正受到不同程度的侵蝕,在商業(yè)的裹挾之下,有些科研項目成了圈錢的道具,某些科學家成了“另類商人”,科研經費投入越來越多,有建樹的研究成果卻沒有成正比。更有甚者,有些科研工作者竟然因為騙取科研經費而鋃鐺入獄。

  取得超越前人的研究成果固然令人欣喜,然而保持科研工作者的職業(yè)風范才更值得尊重。看淡名利的屠呦呦詮釋科學精神,其獲評諾獎既是對其自身成就的承認,也是對千千萬萬屠呦呦式的科學家群體的褒獎,更是對秉持和堅守的科學精神的推崇。

  屠呦呦以成就鑄就了傳奇,也以堅守而成為榜樣。

 

[保存]     [全文瀏覽]     [ ]     [打印]     [關閉]     [我要留言]     [推薦朋友]     [返回首頁]

中 工 網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1 by agustinmoren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本網主頁,建議將電腦顯示屏的分辨率調為1024*768

掃碼關注

中工網微信


中工網微博


中工網抖音


工人日報
客戶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