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被猥褻女孩下車是“二次傷害”
范安華
//agustinmoreno.com2015-07-02來源: 中工網(wǎng)—《工人日報》分享到: | 更多 |
公交車上,男子猥褻女大學生,后者憤而要求司機停車,等待警察到來。然而,部分乘客認為此舉“耽擱時間”、“我還著急回家呢”,甚至有人催女大學生下車“解決問題”。(見6月30日《半島晨報》)
公交車是公共場所,猥瑣男不僅得逞了,而且在乘客的眼皮底下跑了,這回真如了那些“著急回家”、催女孩下車“解決問題”的乘客所愿。
據(jù)報道,當時被猥褻女孩身邊有一個女性朋友死死拽住了作案男子,但限于體力不支,沒能將其制服。試想,車上那么多人,但凡有個稍微壯實些的男子能伸出援手,猥瑣男一定很難逃脫。
這對當事女孩來說,無疑是“二次傷害”。如果那些圍觀者在事發(fā)時不是抱怨并催促女孩下車“解決問題”,哪怕只是保持沉默,或許都能在氣勢上給女孩一些支持。可他們偏偏要抱怨、指責一個受害者,這恰恰給猥瑣男傳遞了放縱的信號,讓猥瑣男仿佛遇到了“聲援者”和“靠山”,這與為虎作倀有何二致?
公眾與壞人、歹徒較量,當然不能不問三七二十一撲上去。要看對方是否持有兇器,要看己方與對方力量的對比情況,另外,還要看當時的環(huán)境如何,比如是封閉的,還是開放的。然后根據(jù)不同情況,作出不同反應。以女孩車廂中被猥褻事件為例,其實情勢沒有多么兇險,男子手中沒有兇器,且已經(jīng)有人拽住了男子,女大學生還報了警。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因為急著回家買菜做飯而趕女孩下車的人,腦子里究竟在想什么?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給違法之人以教訓,一些人偏偏把自己高高掛起,真讓人心寒。
公交車上猥褻也好,偷竊也罷,這一次是別人趕上,下一次難道不會輪到自己?如果每次,旁觀者都像此番這樣要么裝作沒看見,要么瞎起哄、往受害者身上“撒鹽”,一些人的氣焰只會更囂張,再實施類似行為只會更得心應手。到那時,受傷的又是誰?
編輯: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