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西游記》系列電影將開拍
奇幻題材稀缺制約影視創(chuàng)作
據揚子晚報 六小齡童正在積極籌備動手重拍“西游記”,也是為了完成父親六齡童的遺愿。據六小齡童稱,年底就要開拍推動了十年的《西游記》系列電影,目前已經簽約。這個“西游記”電影和過去的電視劇不完全一樣,是3D的,主要取其中一些精彩故事,預計2016年上映,而他自己身兼主演和藝術顧問。
由于另外一部3D魔幻電影《西游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已號稱定檔2016年,所以六小齡童預計,2016年,銀幕將出現(xiàn)西游記“大撞車”。
背景:2013年6月21日,“北派猴王”李萬春之孫,37歲的國家京劇院文武老生演員李陽鳴因病去世。2014年1月31日,農歷正月初一,“南派猴王”六齡童,即六小齡童之父章宗義病逝。目前,猴戲“南派”和“北派”的代表人物多已作古,僅余六小齡童。
聲音:國家一級演員六小齡童:我的前半生是在傳承中國猴戲藝術,后半生就是在推廣中國猴戲文化!段饔斡洝凡皇菒矍樾≌f。這種題材惡搞,票房越大,危害越大。
點評:86版的《西游記》,其制作模式與今日的電視劇是大不一樣的,當時受制于客觀條件限制,加之《西游記》各章回故事都能自成一體,因而是拍一集試播一集,頗有拍攝電影的味道。
換句話說,《西游記》可能是四大名著中,最適合改編成電影的,因為其故事便于分割,奇幻色彩也有利于熒幕展現(xiàn)。也正因如此,《西游記》的故事近年被屢屢改編成電影,但一些改編后的電影,對舊有情節(jié)大為改動,偏離了原著的本意。
《西游記》被惡搞,很大程度上與我國奇幻類電影題材有限不無關系,只好不斷“消費”《西游記》。要知道,歐美電影中的三大奇幻系列,不論是《指環(huán)王》、《納尼亞傳奇》還是《哈利波特》,其故事藍本都創(chuàng)作于20世紀。
《1937南京記憶》上映
抗日題材注重理性反思
據光明日報 由中央電視臺、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聯(lián)合出品的大型紀錄片《1937南京記憶》,于首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今年12月13日在央視一套、十套以及五個外語頻道、江蘇衛(wèi)視和中國網絡電視臺聯(lián)合播出。該片同名圖書和音像制品將分別由中國外文局新世界出版社和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于近期出版發(fā)行。
背景:《1937南京記憶》策劃與拍攝歷時兩年之久,共5集,每集52分鐘。以史實為載體,以中國、日本、西方國家對南京大屠殺的時代記憶與反思為導向,片中聚焦了分別來自中、美、日等國的多個主要人物,例如《南京大屠殺》的作者、華裔女作家張純如,兩次獲奧斯卡最佳紀錄短片獎、來自美國的紀錄片《南京》的導演比爾·古登塔格,日本“銘心會”創(chuàng)會會長、學者松岡環(huán)等。
該片以他們對南京大屠殺的認識過程為線索,折射出當今世界對二戰(zhàn)、對發(fā)生在中國的這場大屠殺的歷史認識,使全人類共同反思戰(zhàn)爭責任。
聲音:導演閆東:《1937南京記憶》搜集的各類視頻資料達3000多分鐘,圖片資料2000多張。許多影像資料和圖片、文字資料都是首次與觀眾見面。
點評:《1937南京記憶》是一部紀錄片,目前,我國關于抗戰(zhàn)歷史的紀錄片并不多見,而充斥熒屏的,多是各種題材的抗日電視劇。
但是,部分抗日題材電視劇,存在架空歷史和娛樂化傾向。不僅缺乏對戰(zhàn)爭的殘酷、抗擊侵略的艱難曲折的真實反映,更缺乏以理性的角度,對戰(zhàn)爭與和平的關系進行深刻反思。反觀其它參戰(zhàn)國的二戰(zhàn)影視劇,有許多都基于真實的歷史人物和事件。而這些影視劇的拍攝,有助于進一步搜集整理資料,播出后也能讓更多人反思戰(zhàn)爭。隨著戰(zhàn)爭親歷者那一代人的逐漸作古,我們該如何用鏡頭向后代講述過往的歷史?這值得所有影視工作者去思考。因為,不愿真實記錄過去的人,難以理性地直面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