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教育實踐活動“猛擊一掌”,起到了正風肅紀、振奮精神的效果。“黨的干部都是人民公仆,自當在其位謀其政,既廉又勤,既干凈又干事”,活動結(jié)束后,正該把習近平總書記在活動總結(jié)大會上的要求,長期堅持下來、貫徹下去。
“為官不為”是個老問題。面對馳而不息的作風建設(shè)、清風勁吹的政治生態(tài),少數(shù)人又給為官不為找到了新借口;蚴潜г埂肮俨涣纳,沒有了干勁;或是嘀咕“束手束腳”,丟了精氣神;或是吐槽“多干多錯”,玩起大撒把!拔驁A場,嗯嗯啊啊充呆漢”“遇見難題繞著走,碰到矛盾就溜邊”,老百姓用順口溜生動刻畫出這些庸官們的消極狀態(tài)。
公允地講,當干部確實不容易。中國歷來有“當官要為民做主”的傳統(tǒng),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家家戶戶,凡事都習慣找“包大人”。工作壓力大、工資收入低、各種規(guī)矩多,都是困擾各級干部的現(xiàn)實問題。這些問題,中央都看到了,也正在想辦法循序漸進地解決,像最近縣以下機關(guān)實施“在職務(wù)之外開辟職級晉升通道”的改革,就是保證干部干事創(chuàng)業(yè)心無旁騖、后顧無憂的重要舉措。
反“四風”對干部是不是苛求?習近平總書記說得明白,“三嚴三實”是黨員、干部的修身之本、為政之道、成事之要!昂芏嘁笤缇陀辛耍亲罨镜囊蟆,F(xiàn)在的主要傾向不是嚴了,而是失之于寬、失之于軟,不存在嚴過頭的問題”。一些黨員干部認為,只要不出腐敗問題,所有的問題就都不是問題;與其主動作為擔風險,莫如平平安安混日子。這種把作為跟風險捆綁在一起的思維,實際上是將做清官與當庸官混為一談。
干部就是要干事,如果只是做太平官、瀟灑官,實在對不起這個“干”字。鄧小平曾批評一些干部“把文件傳過來傳過去,盡畫圈”“有的事畫圈畫了半年還解決不了,究竟是贊成還是反對,也不知道”。作風建設(shè)久久為功,“干”是基本要求。如果“不貪不占也不干”,談何務(wù)實,又遑論為民?今年,湖南省政協(xié)原副主席童名謙成為十八大后首個因玩忽職守而獲刑的省部級官員,也正是一個警示。
要做到為官有為,離不開良好心態(tài),其中重要一點,是要正確看待個人待遇、合理預(yù)期個人所得。平心而論,公職人員的待遇,可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且穩(wěn)定性高、保障較好。更何況,對于黨員干部,利益不是唯一坐標、金錢更非最高標尺。有基層干部就感慨,雖然工作繁忙、工資不高,但每次為群眾解決了問題,“成就感和滿足感是多少錢也買不來的”。
宋神宗時的宰相王圭,“以其上殿進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訖,云領(lǐng)圣旨;退諭稟事者,曰已得圣旨也”,被時人稱為“三旨相公”諷其失職。封建官吏尚難免因庸被譏,處身全面深化改革的歷史區(qū)間,今天的干部更要時時自警!拔覀冏鋈艘皇溃瑸楣僖蝗,要有肝膽,要有擔當精神,應(yīng)該對‘為官不為’感到羞恥”,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提醒,應(yīng)當成為每一個黨員干部激勵自我的座右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