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最近讀《明亮的對話——公共說理十八講》一書,作者徐賁為美國加州圣瑪麗學院英文系教授。該書論述了如何進行公共說理的規(guī)則及其價值。書中介紹,在作者任教的大學里(也包括美國一般大學),一年級學生有一門必修的寫作課。這是一門集中學習如何進行公共說理的課程。第一學期主要學習基本的寫作技能,如描寫、敘述、比較與對比、原因與結果,也包括辯論等等。第二個學期主要學習如何 “論證與說服”。而引起筆者特別注意的是,這樣的思維訓練,每個大學生在進校時,已經(jīng)有了差不多8年(從小學四年級算起)的學習經(jīng)驗。
書中提到,根據(jù)《加州公立學校幼兒園至十二年級閱讀和語言藝術(教學)綱要》規(guī)定,小學一年級“重述簡單說理和敘述段落中的主要觀點”。二年級“重述文本區(qū)別中的事實和道理,說清和組織要說的意見”。三年級“在說理中區(qū)別主要觀點和支持這些觀點的細節(jié)”。四年級“區(qū)分說理文本中的‘原因’與‘結果’、‘事實’與‘看法’的差別”。五年級“分辨文本中的‘事實’、‘得到證明的推論’和‘看法’”。到了六年級,則更上升了一個層次。“……六年級公共說理分為兩部分:一、辨析邏輯謬誤;二、提防宣傳。這兩項都需要在實際閱讀中通過感性、具體的實例,不斷讓學生討論與加深印象”。
至于何謂“邏輯謬誤”和“提防宣傳”,大綱中有詳細說明:“要辨析的邏輯謬誤有五種:過度簡單化、浮泛空論、循環(huán)論證、虛假兩分法、無憑據(jù)推理。要提防的宣傳手法有十種:人云亦云、謾罵、偏見、勢利、老百姓的話、吹噓、‘科學’根據(jù)、證詞、恫嚇戰(zhàn)術、株連。”書中還總結道:六年級公共說理的重點在于區(qū)分“事實”和“看法”。并且強調:任何“看法”都不具有自動的正確性,都必須加以證明,即提供理由。其四種常用的理由為:事實、例子、數(shù)據(jù)、專家意見。
筆者讀了這段話既驚訝又感慨,驚訝的是六年級的學生就接受這樣嚴格的思維訓練,感慨的是其中提到的每種現(xiàn)象在我們的公共生活中都隨處可見,尤其在一些媒體文章中。意見和觀點,其實并不具有自動的正確性,而必須提供事實、例子、數(shù)據(jù)或專家意見,來加以證明和支持,如此方才具備說服力。遺憾的是,我在一些文章中,經(jīng)?床坏阶銐虻摹白C明”和“支持”,而只是強烈的情緒表達和個人評判。
《加州公立學校幼兒園至十二年級閱讀和語言藝術(教學)綱要》對七年級學生的“說理評估能力”有進一步要求:“評估作者在支持結論和立場所用的論據(jù)是否適當、確切、相關,并注意有偏見和成見的例子”。其中“偏見”和“成見”的提出則涉及社會公正,而不僅僅是邏輯。比如,在一些“挺韓”或者“倒韓”的文章中,也不乏作為“支持”的某些例子,但是否涉嫌“成見”和“偏見”,讀者不難判斷。
至于公共說理為什么要遵守這些原則,《明亮的對話》一書中說:“理性話語的價值觀是與他人平等、尊重、以說理相待的關系,并在這個基礎上不羞辱他人、不欺騙他人、不歧視他人、不傷害他人,不使用任何暴力(包括語言暴力)對待他人。這也是一個文明社會的價值觀。” 事實上,說理能力即公民素養(yǎng)!八桥c人的文化和道德素質聯(lián)系在一起的。因此,它傳承了人類共同文明和自由、平等、理性的價值,不是單純的技能傳授。”
公共說理的習慣要從小培養(yǎng),且越早越好。約翰·洛克把人類心靈看成是一塊空白的書寫板。這也是美國從小學一年級即開始學習公共說理的依據(jù)。反觀中國中小學閱讀和寫作教學現(xiàn)狀,小學和初中基本上是記敘文閱讀與寫作,如《一件難忘的事》《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人》之類的題目。當然,不是說這種訓練不必要,而是不應該成為閱讀與作文訓練的全部。而到了高中,雖然側重于議論文閱讀和寫作,但基本上還停留在論點、論證和論據(jù)這樣簡單的三要素說。
再來看我們的高考作文評分標準。議論文一等文評分標準為“深刻”,具體描述為:“思想上的深刻,體現(xiàn)在透過現(xiàn)象深入本質;揭示事物內在關系;觀點具有啟發(fā)作用!倍绹鳶AT作文試題獲得滿分的評分標準之一是:“有效而富有洞察力地發(fā)展作者自己的觀點,表現(xiàn)出杰出的批判性思維,清晰地使用恰當?shù)氖吕⑼评,以及其他證據(jù)證明自己的立場!眱烧呦啾,可以推想其落實到具體教學中的效果,以及由此訓練出來的不同的學生思維差異。特別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3月5日,美國大學委員會宣布, 將在2016年春季改變SAT考試科目與形式。原有的批判性閱讀將變?yōu)椤盎谧C據(jù)的閱讀”,即選出選項后要在文中找出依據(jù),可見更強調了“言之有據(jù)”的重要性。
那么,在現(xiàn)階段國人(包括受過高等教育者)普遍沒有“公共說理”習慣的情況下,媒體應當擔當什么責任?筆者以為,媒體應當擔當倡導的責任,尤其是傳統(tǒng)媒體。中國人有句話叫“白紙黑字”。相比于網(wǎng)絡媒體,在老百姓心目中,報紙的“白紙黑字”還是有著更高的公信力的,甚至有著某種敬畏感的。因此,傳統(tǒng)媒體人應該珍惜這個“白紙黑字”,為公民社會的建設發(fā)揮正向作用。